AI与名人代币热潮退却 市场寒冬中寻找真实收益项目

robot
摘要生成中

加密货币市场遭遇寒冬,项目面临重重挑战

自2025年初以来,加密货币市场持续低迷,不仅交易所上的小型代币表现不佳,就连去年第四季度表现优异的链上代币也遭遇了大幅下跌。

数据显示,主要AI相关代币在短短不到三个月内跌幅惊人:

  • Virtual下跌79.2%
  • Ai16z下跌85.5%
  • AIXBT下跌68%
  • Griffain下跌80.3%
  • Buzz下跌72.4%
  • Fartcoin下跌67.5%
  • ARC下跌62%
  • Swarms下跌45%

虽然目前还不能断定AI赛道已经失败,但投资者注意力的流失已成既定事实,短期内难以恢复。

与此同时,由特朗普掀起的名人代币热潮也迅速降温。主要名人代币自高点以来跌幅同样惊人:

  • Trump下跌77.1%
  • Melania下跌91%
  • Vine下跌92.7%
  • jailstool下跌93.5%
  • Jellyjelly下跌98%
  • CAR下跌98.5%
  • Libra下跌94.3%

相较于AI代币,名人代币市场表现更为惨烈。在当前市场新热点匮乏的情况下,这两个赛道面临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还有突破的可能吗?

山寨再次进入寒冬,我们该怎么办?

当前困境:过度依赖概念炒作

AI相关项目大多停留在概念展示和蓝图描绘阶段,缺乏可大规模应用的实际产品。即便有些可用的服务,也存在操作复杂、用户体验差等问题,难以吸引普通用户长期使用。更糟糕的是,一些项目为迎合市场期待,过度夸大宣传,实际落地却一再延迟。随着时间推移,投资者失去耐心,资金开始撤离,导致代币价格大幅下跌。

名人代币方面,特朗普的确为市场带来了巨大热度,但随后却面临"名人效应衰减"的问题。后续其他政要、网红、明星纷纷效仿,但都无法复制最初的资金热情和市场反响。随着追捧热度不断下降,名人代币市场呈现出昙花一现的特征,投资者信心迅速流失,价格也随之暴跌。

这些赛道陷入剧烈波动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多数项目仅停留在概念炒作层面,缺乏真实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无论是AI还是名人代币,其核心叙事都过度依赖短期资金和热度,却缺乏吸引用户长期参与的动力。一旦热度消退,价格就难以维系,更难吸引新资金进场。

寻找具备真实收益的项目

在当前市场热点稀缺的环境下,要脱颖而出的关键在于寻找具有"真实收益"且"愿意与用户分享"的项目。所谓"真实收益",不仅仅是依靠交易所上市时的短期泡沫,而是能通过实际的业务模式和交易活动持续产生收益,并将其回馈给代币持有者或生态系统参与者。

以某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平台为例,其业务模式与中心化交易所类似,主要收益来自合约交易手续费。该平台将全部手续费用于回购平台代币,将代币价格与平台业务表现紧密绑定。根据数据统计,该平台目前处理了约45%的去中心化永续合约交易量,日均交易额达37.8亿美元,日收入约100万美元。即便在当前市场低迷时期,平台仍保持较高活跃度,其代币价格也相对坚挺。

无论多么热门的概念终将过时,能在加密市场长期存在的项目必须具备产品与市场契合度(PMF),拥有较高的用户黏性和真实的收益能力。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1
  • 分享
评论
0/400
币圈柠檬精vip
· 16小时前
圈钱手段又翻新了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