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的規模法則:全節點、硬件和DeFi收益的極限探討

robot
摘要生成中

加密貨幣領域的規模法則及其邊界探索

在人工智能領域,規模法則的生命週期似乎比芯片的摩爾定律更爲短暫。這一現象也引發了對區塊鏈領域是否存在類似規律的思考。隨着Layer解決方案的發展和以太坊重新聚焦Layer 1,我們不禁要探討加密貨幣版本的規模法則。

全節點數據規模的比較

全節點數據規模是衡量公鏈去中心化程度的重要指標。某交易平台擁有約1500個節點,在去中心化和共識效率之間尋求平衡,其400TB的全節點數據規模在公鏈和Layer中居於領先地位。

相比之下,以太坊自2015年7月30日創世區塊誕生以來,全節點數據量僅爲13TB左右。而比特幣更是以643.2GB的數據量展現了卓越的設計。中本聰在初始設計時嚴格考慮了摩爾定律的增長曲線,使比特幣的數據增長嚴格限定在硬件擴張曲線之下。

加密規模法則:DeFi的硬頂在哪裏?

硬件發展的瓶頸

當前,硬件發展已經逐漸接近其極限。CPU領域的制程提升遇到瓶頸,GPU性能提升幅度減緩,存儲技術的堆疊層數也趨於飽和。這意味着公鏈底層硬件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可能維持現狀,不會有巨大突破。

面對這一挑戰,以太坊專注於生態優化和重構,爭取萬億級RWA資產的接入。而某些公鏈則追求極致性能,但其龐大的節點規模已經實質上排除了個人參與者。

代幣經濟系統的極限

盡管人工智能領域未如期與加密貨幣深度融合,但虛擬資產的價值仍在漲。以以太坊爲基準,我們可以粗略估計公鏈經濟系統的極限約爲3000億美元。

借鑑《規模》一書中的概念,我們可以觀察到加密貨幣市場存在"超線性規模縮放"和"亞線性規模縮放"現象。例如,以太坊從1美元到200美元的增長速度快於從200美元到歷史高點的增長速度。

加密規模法則:DeFi的硬頂在哪裏?

DeFi的收益率極限

DeFi的核心在於收益率。我們可以參考一些標志性數據:某穩定幣項目曾提供20%的年化收益率,某去中心化借貸平台要求150%的超額質押比例,而當前某新興穩定幣項目的90天移動平均年化收益率爲5.51%。

這些數據表明,DeFi的收益捕獲能力可能已從最高1.5倍下降到約5%。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有萬億級RWA資產上鏈,也可能只會降低DeFi的平均收益率,而不會提高。這符合亞線性規模縮放法則。

加密規模法則:DeFi的硬頂在哪裏?

結論

自比特幣誕生以來,區塊鏈技術已經走過了十餘年的發展歷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觀察到公鏈之間的差異性仍然存在,比特幣逐漸與鏈上生態解耦。同時,由於鏈上信譽和身分系統的不完善,超額抵押模式成爲主流。

無論是穩定幣還是RWA,都是鏈下資產以槓杆方式上鏈的表現。在當前的鏈上規模法則下,我們可能已經觸及到了類似摩爾定律的上限。從DeFi Summer到現在,僅僅過去了5年時間,而自以太坊誕生以來,也不過10年時間。這個領域的發展速度之快,令人驚嘆。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8
  • 分享
留言
0/400
GateUser-a5fa8bd0vip
· 07-07 20:56
大饼归零还远吗
回復0
梭哈爸爸vip
· 07-07 06:35
啧啧 跑路的号也不少了
回復0
GasWasterrvip
· 07-06 17:42
薅地板收益玩啥defi
回復0
瀑布式抄底vip
· 07-06 17:37
别卷了 就是熊市节奏
回復0
Token_DustCollectorvip
· 07-06 17:35
一切都是0和1的玩笑
回復0
MEVSandwichMakervip
· 07-06 17:35
又见底了 见的有点多了
回復0
ApeWithNoFearvip
· 07-06 17:29
奈何硬件跟不上啊
回復0
RebaseVictimvip
· 07-06 17:27
论够了 干活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