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货币案件价值认定困境:监管政策影响下的司法实践探索

robot
摘要生成中

虚拟货币案件中的价值认定困境

近年来,涉及虚拟货币的刑事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除了常见的洗钱、诈骗、传销等复杂案件外,个人之间的虚拟货币纠纷也逐渐增多。这些案例为相关刑事案件的辩护和侦办提供了有益思路。

本文将通过一起投资纠纷引发的诈骗案例,探讨涉虚拟货币刑事案件中的价值认定问题。

案情概要

2018年6月至7月间,郑某以协助王某投资区块链项目为由,在北京市朝阳区骗取王某32枚比特币和1000多枚以太币。郑某将所得比特币转售获利164万余元。案发后,郑某主动归案。

法院审理后认定,郑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构成诈骗罪。最终判处郑某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二十万元。

虚拟货币价值认定的困境

在涉虚拟货币的诈骗或集资诈骗案件中,准确认定涉案金额是一个关键问题。实务中存在多种做法,如以被害人购入价格、犯罪嫌疑人销赃价格、市场交易价格或第三方机构评估价格等作为依据。

然而,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在该案中明确指出:"虚拟货币价值问题受到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监管政策影响,不宜在个案中直接认定。"法院最终以被告人郑某的销赃所得164万余元作为涉案金额。

涉案的加密货币价值多少,司法机关能定价吗?

政策背景与实务困境

2021年9月,国家多部委联合发布的监管政策将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其中包括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定价服务。这一政策引发了司法实务中的争议。

一些观点认为,司法机关或其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价格认定属于司法活动,不受上述禁令限制。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该政策是全面禁止性规定,未对司法活动作出豁免,因此司法机关的定价行为也可能违反现行监管政策。

解决思路

朝阳区法院的做法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原则上不主动进行涉案虚拟货币的价值认定。在存在销赃金额的情况下,优先以此确定涉案金额。如无销赃金额,则可考虑按购入价格、处置变现金额或司法鉴定评估金额等顺序认定。

只有在确实无法通过其他方式确定涉案金额,且该金额对定罪量刑至关重要时,司法机关才可能主动对涉案虚拟货币进行定价。

涉案的加密货币价值多少,司法机关能定价吗?

结语

虚拟货币给法律带来的挑战前所未有。这种困境源于监管者对虚拟货币认知的局限性,试图通过简单的监管文件全面管控虚拟货币。然而,这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还给执法和司法活动造成了诸多困扰。

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相关监管政策进行修订。如何修订以及具体修订内容,有待进一步探讨。

BTC-0.89%
ETH-1.11%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9
  • 分享
评论
0/400
数据酋长vip
· 8小时前
就这十年?亏大了
回复0
DeFi老顽童vip
· 11小时前
十年徒刑?那会儿btc才2万块 现在亏大发了
回复0
MEVSandwichMakervip
· 16小时前
就这十年?真轻!
回复0
链下人生赢家vip
· 07-30 08:09
又是经典薅韭菜操作 早上车才是硬道理
回复0
BridgeJumpervip
· 07-30 08:08
哈哈十年?太轻了吧
回复0
梦游交易者vip
· 07-30 08:08
才判十年?现在这价格已经暴赚啊
回复0
pvt_key_collectorvip
· 07-30 08:03
这九千万损失 太轻了
回复0
闪电梭哈侠vip
· 07-30 07:46
现在才十年啊?18年我都惋惜这波了
回复0
币圈柠檬精vip
· 07-30 07:43
呜呜32个老BTC...如果那时候是我的该多好啊,只能看着别人中大奖
回复0
查看更多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