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扩容新篇章:L2引领开放去中心化未来

robot
摘要生成中

以太坊的扩展之路:构建更开放的未来

以太坊自创立以来一直坚持其初衷:打造一个全球性、无审查、无需许可的区块链平台。这是一个用于去中心化应用的自由开放平台,建立在与GNU+Linux、Mozilla、Tor和维基百科等伟大的自由开源软件项目相同的原则之上。

Vitalik:要确保ETH累积价值,以太坊L1和L2未来如何扩展?

过去十年中,以太坊不仅在技术和经济层面取得创新,还成为社会技术创新的范例。以太坊生态系统展示了一种新型的、更加开放和去中心化的构建方式。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最有地位的人是那些专注于解决他们真正关心的问题的技术专家,而不是那些为了爬上等级制度而玩弄权力游戏的人。这里的权力主要来自于软实力,这让人感到一切皆有可能。

技术项目和社会项目本质上是紧密交织的。去中心化的技术系统需要去中心化的社会进程来维护,反之亦然。经过十年的努力,以太坊已经展现出其技术、社会和实用性的融合:数百万人使用ETH和稳定币作为储蓄和支付工具,它还提供了有效的隐私工具、去中心化域名系统、社交媒体替代方案,以及为普通人提供高收益的DeFi应用等。

我们需要继续发展以太坊的技术、社会属性及其实用性。如果只有前者而没有后者,我们就会退化为一个无效的"反主流"社区。如果只有后者而没有前者,我们就会陷入"贪婪是好的"的华尔街思维,而许多人来到这里正是为了逃避这种思维。

目前以太坊的扩展主要通过二层网络(L2s)实现。相比2019年的早期实验,2025年的L2已经取得显著进展:达到了关键的去中心化里程碑,保障了数十亿美元的资产,将以太坊的交易容量扩大了17倍,并大幅降低了费用。这促成了DeFi、社交网络、预测市场等应用的蓬勃发展。

Vitalik:要确保ETH累积价值,以太坊L1和L2未来如何扩展?

L2面临的两大挑战是:1)规模问题 - 现有的blob空间难以满足未来需求;2)异构性挑战 - 如何协调不同的L2以实现良好的可组合性和用户体验。针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

  • 加速L1的blob扩展
  • 适度扩展L1的EVM和gas限制
  • 提高L2的安全性
  • 改进L2间的互操作性标准
  • 加快L2存取款速度
  • 在保证基本互操作性的同时,鼓励L2的多样性
  • 确保ETH在L2主导的生态中继续积累价值

Vitalik:要确保ETH累积价值,以太坊L1和L2未来如何扩展?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应该:

  1. 明确将增加blob数量作为首要任务
  2. 让质押者可以直接调整blob目标,以更快响应技术进步
  3. 同时推进"第2阶段+多证明器+形式化验证"和"原生Rollup"两条路线
  4. 推动跨生态系统的合作,加快互操作性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5. 采取多管齐下的策略,巩固ETH作为以太坊生态主要资产的地位

Vitalik:要确保ETH累积价值,以太坊L1和L2未来如何扩展?

以太坊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技术栈和社会生态系统,让我们更接近一个更加自由开放的未来。但仍有大量工作要做,现在正是加倍努力的时候。无论你是L2开发者、钱包开发者还是普通社区成员,都可以为生态系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太坊的未来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

Vitalik:要确保ETH累积价值,以太坊L1和L2未来如何扩展?

ETH1.95%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8
  • 分享
评论
0/400
薅毛致富vip
· 21小时前
L2又在吹牛了啊
回复0
UnluckyLemurvip
· 07-30 04:23
牛啊 不愧是eth大哥666
回复0
熊市搬砖人vip
· 07-29 21:51
L2卷一卷 干就完了
回复0
寒冬取暖喵vip
· 07-29 21:49
简简单单赢一把?
回复0
快乐矿工叔叔vip
· 07-29 21:49
L2给力 就是慢了点
回复0
Token经济学人vip
· 07-29 21:48
实际上,l2 扩展只是一个空档,直到分片变得可行。
查看原文回复0
Crypto历史课vip
· 07-29 21:45
*检查图表* 历史正像2017年的扩容战争一样重演
查看原文回复0
MEV_Whisperervip
· 07-29 21:36
eth这下真香了嗷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