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美英央行本周或加息75基点 美或放缓英需续跌
美英央行本周或同步加息75基点,意义大不同
上周美英国债市场呈现积极态势,美债止跌反弹,结束了连续十二周的下跌趋势,而英债则连续两周走强。
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和英国央行将在本周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分别宣布加息75个基点。
相同幅度,不同含义
虽然加息幅度相同,但对美联储和英国央行而言意味着完全不同的情况:
对美联储来说,连续四次75基点加息将使其面临一个关键抉择:疫情后的经济复苏正逐渐被其紧缩政策的负面影响所掩盖,而此时国内通胀仍处于40年来的最高水平。
美联储将不得不在抑制通胀和避免经济衰退之间做出选择,市场预计其更可能倾向于后者。
对英格兰银行而言,75基点的加息将是自1989年以来最大幅度的借贷成本上调。显然,英国央行在抑制通胀和经济衰退之间更倾向于前者。
英国政治局势的稳定使国债市场暂时恢复平静,英国央行将集中精力应对40年来最严重的通胀问题。
美联储11月加息后或放缓步伐?
美债的上涨使基准10年期收益率回落至4%左右。一些投资者认为,美联储此前的紧缩政策可能导致经济衰退,出于这一担忧,美联储未来可能会减缓加息步伐,债市的跌势或将结束。
这一观点得到了美联储部分官员的支持。一位鸽派官员表示,美联储应避免过度激进加息导致经济"主动低迷",现在是时候讨论放慢加息速度了。
另一位官员也公开表示,如果明年联邦基金利率峰值远超官员们9月预测的4.6%水平,经济将面临巨大的"非线性"风险。
尽管衰退担忧加剧,美国通胀仍然居高不下,美联储在抗击通胀方面任重道远。
虽然9月整体PCE物价指数连续第三个月放缓,但核心PCE物价指数却连续两月加速上涨。此外,10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升至半年来高位,消费者长短期通胀预期均较9月上升。
投资者基本已消化11月加息75基点的预期,但对12月加息幅度仍存分歧。期货交易员认为美联储将在12月再次加息75基点。一位资深投资组合经理表示:
"美联储11月肯定加息75基点,但对12月的利率决策保持谨慎,因为在该会议前还有两份CPI报告。他们希望摆脱75基点的单调模式,但只有在通胀数据开始下降时,才会减缓加息速度。"
同时,市场对美联储暗示放缓加息步伐的预期正在升温,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周大幅下降反映了这一预期。
投资者预计经济增长将显著放缓,美联储将在明年开始降息。因此,投资者开始增持长期国债。近期调查显示,投资者自2021年以来首次回到净多头区间,为100.1%,而另一项调查显示,净多头持有量回升至两年来的最高点。
英国央行或以33年来最大幅度加息应对通胀
原定于10月31日的财政计划推迟两周公布,这使英国央行本周的议息会议更加复杂,届时该行将在不了解财政细节的情况下公布利率决议和经济预测。
目前市场普遍预计,英国央行可能在本周宣布加息75基点,这将是自1989年以来最大幅度的借贷成本上调。
相较于美联储,英格兰央行的处境更加棘手。
首先是顽固的通胀。英国9月通胀率高达10%,重回40年最高水平。英国央行此前警告,为缓解生活成本飙升问题,11月的加息幅度可能需要比此前预期更高。新任首相也表示"解决通胀问题将是政策当前的工作重点"。
其次是迫在眉睫的衰退。英国央行早前发布悲观预期,预计英国经济将在今年最后3个月陷入衰退,并持续到2023年底。分析师更加悲观,认为英国可能已经陷入衰退,且可能持续至2024年。
在本轮加息周期中,英国央行虽然是最早加息的央行之一,但加息幅度却落后于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在美联储连续三次加息75个基点,欧洲央行也于上周一次性加息75基点的情况下,英国央行的处境更加窘迫。
此外,前首相的激进减税计划曾导致英国债市陷入危机,英国政府还需重建受损的公信力。
随着英国首相更替,英国债市获得短暂平静,截至本周已连续两周大幅上涨。
一位经济学家评论称:"随着政局混乱的根源消除,英国资产的风险溢价逐渐下降,英国央行采取积极行动的压力有所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