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7大加密趋势引领2025 Web3创新与发展
7个未来趋势及更多值得关注的方向
摘要:本文探讨七大加密核心趋势,涵盖稳定币、应用分发、去中心化治理等多个领域,这些趋势将推动行业发展,为未来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提供新视角。
值得关注的一些趋势
基于对AI、美国活力、生命科学/健康、加密货币、企业服务、金融科技、游戏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观察,以下是一些面向未来的重要创意,旨在为科技建设者提供灵感。
1. 企业将更多接受稳定币支付
过去一年,稳定币找到了产品市场契合点。作为目前发送美元成本最低的方式,稳定币实现了快速的全球支付。它还为创业者提供了更便捷的平台开发新的支付产品,无需中间人、最低余额限制或专属SDK。然而,大型企业尚未意识到转向这些支付轨道带来的巨额成本节约和新的利润空间。
预计2025年将迎来更大规模的试验浪潮。具有强大品牌影响力、忠实客户群并面临高昂支付成本的小型/中型企业可能率先从信用卡转向稳定币支付。这些企业未从信用卡的欺诈保护中受益,而高额交易费用对其利润影响显著。
更大规模的企业也将开始采用稳定币。如果稳定币能加速银行业务演变,企业将尝试去中介化支付服务商,直接将2%的利润添加到底线。企业还会寻找新解决方案,应对信用卡公司目前解决的问题,如欺诈保护和身份验证。
2. 各国探索将国债上链
将国债上链将创造一种由政府支持、带有利息的数字资产,同时避免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带来的监管隐私问题。这类产品可为去中心化金融中的借贷和衍生品协议提供新的抵押品需求来源,为这些生态系统增加更多稳定性和可信度。
随着全球支持创新的政府进一步探索公共、无需许可且不可篡改区块链的优势和效率,部分国家可能会试点发行链上国债。例如,英国已通过其金融监管机构设立的沙盒项目,探索数字证券;英国财政部也表示有意发行数字债券。
在美国,由于证券交易委员会计划明年要求通过传统的繁琐且成本高昂的基础设施清算国债,预计会有更多关于区块链如何提升债券交易透明度、效率和参与度的讨论。
3. "DUNA"将成为美国区块链网络的新行业标准
2024年,怀俄明州通过新法律,正式承认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为合法实体。DUNA(去中心化非法人非营利协会)是专为支持区块链网络的去中心化治理而设计的,也是目前美国项目唯一可行的法律架构。通过将DUNA纳入去中心化法律实体结构,加密项目和其他去中心化社区能为其DAO赋予法律地位,促进更广泛的经济活动,同时保护代币持有者免受法律责任,并妥善应对税务和合规需求。
DAO作为治理开放区块链网络事务的社区,是确保网络保持开放、公平并避免不合理价值提取的重要工具。DUNA可以释放DAO的潜力,目前已有多个项目正在推动其实施。预计2025年DUNA将成为美国加密项目的行业标准。其他州也可能效仿,采用类似结构,尤其是在加密领域以外的其他去中心化应用兴起的情况下。
4. 开发者将更多地重用而非重新发明基础设施
过去一年,团队们在区块链技术堆栈中不断"重新发明轮子",如开发又一套定制的验证器集、共识协议实现、执行引擎、编程语言和RPC API。这些尝试在某些特定功能上或许略有改进,但在更广泛或基础功能上往往表现不足。
预计2025年会有更多团队借助他人已有的成果,重用现成的区块链基础设施组件,从共识协议和现有的质押资本到证明系统。这种方法不仅能帮助开发者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还能让他们专注于打造产品或服务的独特价值。
如今,开发面向大众的Web3产品和服务所需的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到位。最终取得成功的团队将是那些能够有效利用复杂供应链的团队,而不是那些嘲笑"非自己开发"技术的团队。
5. 加密行业迎来专属应用商店与内容发现渠道
当加密应用被中心化平台屏蔽时,其用户获取的顶端渠道受到限制。然而,现在一些新兴的应用商店和市场正在提供分发与内容发现的功能,而且无需通过严格审核。例如,某平台的应用市场不仅存储身份验证信息,还能提供"迷你应用"访问,在短短几天内就为多个应用带来了数十万用户。另一个例子是某手机用户专属的零费用去中心化应用商店。这些案例也表明,不仅仅是软件,硬件(如手机或身份验证装置)可能成为加密应用商店的关键优势。
同时,也有其他包含数千个去中心化应用和Web3开发工具的商店,以及充当游戏发行商和分发平台的区块链。但这并非完全是娱乐化的生态:如果一个产品已经拥有既定的分发渠道(如消息类应用),将其迁移到链上并不容易。对于在Web2生态中具有显著分发优势的应用也是如此。不过,2025年或许会看到更多此类迁移的发生。
6. 从持有者到使用者:加密用户的转变
2024年,加密领域在政治层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许多关键政策制定者和政治人士对其表达了积极看法。同时,加密作为一种金融运动也在持续发展。2025年,加密有望进一步发展为一场计算技术的运动。但下一个用户群体会来自哪里?
现在是时候重新激活那些目前"被动"的加密资产持有者,将他们转化为更加活跃的用户。因为目前只有5-10%的加密资产持有者在积极使用加密技术。我们可以将已经持有加密资产的6.17亿人带入链上,特别是在区块链基础设施持续改进、用户交易费用不断降低的情况下。这意味着新的应用程序将为现有和新用户逐步涌现。同时,我们已经看到的一些早期应用——覆盖稳定币、去中心化金融、NFT、游戏、社交、DePIN、DAO和预测市场等领域——随着社区越来越关注用户体验和其他优化,也开始变得更容易被主流用户接受。
7. "隐藏技术细节"助力Web3的杀手级应用诞生
区块链行业的技术优势让其独具特色,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主流用户的接受。对于创作者和粉丝来说,区块链技术带来了连接性、所有权和变现的全新可能性......然而,行业内的术语和复杂的设计却成为了阻碍那些最能从中受益的人群的门槛。
许多消费科技的大规模普及都遵循了类似路径:技术先行,随后某个标志性的公司或设计师将复杂性抽象化,从而催生突破性的应用。回想电子邮件的发展——SMTP协议被隐藏在"发送"按钮之后;或者信用卡,如今的大多数用户都不会关心其背后的支付轨道。同样,某音乐流媒体平台的音乐革命也不是通过炫耀文件格式实现的,而是通过将播放列表直接送到用户指尖实现的。
2025年我们的行业会采纳这种理念:"隐藏技术细节"。最好的去中心化应用已经开始聚焦于更加直观的界面设计,使操作变得如同点击屏幕或刷卡般简单。在2025年,我们将看到更多公司致力于简洁的设计和清晰的沟通;成功的产品无需解释,它们直接解决问题。
2025年去中心化治理的6大趋势
2025年将是去中心化治理令人期待的一年。去中心化自治组织正在不断突破创新,为匿名代币持有者共同治理探索全新模式。投资管理公司则努力说服客户更频繁地参与在线股东投票。同时,人工智能公司也开始利用公民大会为大语言模型设定规范。这些努力将促使多种去中心化治理实验同时展开,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