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功利主义迷思:加密货币天才的崛起与坠落
功利主义的虚妄:一位加密货币天才的陨落
加密货币行业总是充满戏剧性。短短两年半时间,一家初创公司的估值就能从8亿美元飙升至320亿美元,增长40倍。然而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家公司从行业领先到濒临破产仅用了不到一周。网上甚至出现了这样的调侃:本周大多数人的投资表现都超过了某位麻省理工毕业的顶级交易员。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那个留着标志性爆炸头的年轻人。
功利主义的信徒
这位年轻人被贴上了"有效利他主义者"的标签。抛开其他头衔不谈,我们会发现他巧妙地塑造了自己的人设,同时也确实将这一理念奉为人生信条并付诸实践。
功利主义、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都是西方伦理学的重要概念。功利主义由英国哲学家边沁创立,其核心思想是"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位年轻人将自己标榜为有效利他主义者,更像是情境功利主义的应用,即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如何最大化整体利益,有时会忽视少数人的利益或道德标准。
学界对利他主义的定义与功利主义相似,都追求改善世界、造福人类。有效利他主义更强调行善时的成本效益考量,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追求价值最大化。
有效利他主义的推广者彼得·辛格曾说:"如果我们有能力阻止坏事发生,而且这么做并不会造成重大牺牲,那我们就有道德义务去采取行动。"但这种思维也可能导致一些争议性的观点,比如认为高收入工作加大额捐款比直接从事慈善工作更有意义。
事实上,这位年轻人不仅是这一理论的信徒,更是忠实的实践者。
在他所创立的公司陷入危机后,有两位业内知名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所在。
其中一位首先批评了"有效利他主义",认为该学说缺乏有效分配社会资本的理论。他指出这种思维可能导致疯狂投机和盲目积累财富,因为信奉者认为未来会将财富捐赠出去。
另一位人士对此表示赞同,并讽刺地表示"如果要捐赠,可以使用主流加密货币",暗指这位年轻人过于精于算计。
作为一名有效利他主义者,这位年轻人坚持功利主义理念。不可否认,在危机爆发前,他确实凭借这种信念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正是对这种理念的盲目执着,最终导致了他创立的公司迅速崩塌,濒临毁灭边缘。
信仰的根源
这位年轻人对有效利他主义的信奉源于童年时期。他的母亲是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教授,在他14岁左右时注意到他自发地对功利主义产生了兴趣。对一个未成年人来说,这种理念很早就在他心中扎根。
大学期间,他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展现出卓越的数学和物理才能。但他同时也在博客上撰写关于功利主义、棒球和政治的文章,展露内心思想。
毕业后,他的人生犹如开挂一般,在有效利他主义的指引下收获了名誉、地位和财富。他的成功故事被各大媒体广泛报道,为公众所熟知。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他对有效利他主义的态度越发偏执,甚至达到了常人难以理解的地步。
作为虔诚的信徒,他将赚钱和捐赠视为人生使命。他加入了一个承诺将至少10%收入捐给有效慈善机构的组织,但他的目标是在一生中捐出大部分财富。他的公司也承诺将1%的收入用于慈善事业。在2020年美国大选期间,他是向拜登捐款最多的CEO之一,个人捐款520万美元。
即使在今年加密货币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他仍承诺通过公司基金会向慈善事业捐赠10亿美元。
作为亿万富翁,捐款对他来说并不困难。真正体现他是否践行有效利他主义的是日常生活。
公开资料显示,他是一名素食主义者。这与功利主义有相似之处,通常健康素食主义者更关心自身福祉,而道德素食主义者更关注他人和动物的利益。
此外,他声称在没有会议时每晚只睡四小时,在办公室的豆袋椅上休息。尽管身为亿万富翁,他仅与室友合租公寓。他几乎不饮酒,也不度假。
从这些信息来看,我们或许会认为他是个好人。但好人做的事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
正是这种世界观和价值观,差点导致他亲手毁掉了原本前景光明的公司。
他的成功轨迹与另一位加密货币界的年轻才俊相似。不可否认,2018年后整个行业处于上升期,并在2021年迎来两轮牛市。
持续的盈利和累积的成功膨胀了他的内心,让他更加相信有效利他主义是制胜法宝。为此,他需要更多行为来强化这种信念。
然而,无论是慈善事业、政治捐款还是公司扩张,都需要大量资金。
这解释了为何近两年他不断以高估值寻求融资,其根本原因是急功近利的心态。
不断扩张和跨界都需要巨额实际资金。然而在加密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资金储备严重不足。为了尽快实现个人目标,他开始掩饰公司财报,用平台代币作为抵押品。甚至在危机爆发后还试图散布虚假信息,声称有100亿美元储备金,这反而暴露了他的慌乱。
此前公司高管离职表明内部已出现分歧,他们可能已预见到公司面临的困境。同时媒体披露的财报很可能是内部人员所为,目的是防止公司陷入更深的危机。
事实证明,这种"牺牲小我"的策略是有效的。
公司代币并未完全归零,而是回到了2020年水平。这意味着公司仍有翻身可能。
现实也验证了这一推测,某大型交易所取消了收购计划(原计划可能是为了彻底控制对手)。另一位业内知名人士联系该公司,很可能是想联手对抗行业巨头。
此前为防止垄断,美国监管部门也发出了警告。
悔悟与自省
在这场危机中,这位年轻人开始有所醒悟,主动向员工和外界深刻检讨。公司的情况也并未如某些人预期的那样一落千丈。
首先,他就收购事件未与投资者充分沟通表示歉意,并称收购问题不会立即敲定。
在致员工的信中,他表示可能通过旗下两家公司联合注资,但不想过于乐观。这是试图挽回员工信心的举动。
在社交媒体上,他发长文自省:"对不起。这是最重要的。我搞砸了,应该做得更好。"
在具体行动上,有消息称他正寻求筹集高达94亿美元的救助资金。
结语
无论是功利主义还是有效利他主义,对个人而言都只是一种思想工具。唯利是图不可取,脱离现实同样有害。
有效利他主义者在践行理念时通常会感到幸福快乐,但容易过于乐观理想化,忽视现实条件和问题。
好在这位年轻人已开始放下长期奉行的理念,回归现实。
他的成功绝非偶然,同样,他创立的公司覆灭也并非定局。究竟未来他能否浴火重生、重新出发,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