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Web3项目社交裂变:亚洲成功密码难复制 欧美市场突破需创新
Web3增长策略的新思路:社交裂变模式在不同市场的表现与突破
在Web3项目全球化的进程中,如何突破地域文化差异带来的增长瓶颈成为一个关键问题。社交裂变这一在亚洲市场屡试不爽的营销模式,在欧美市场却频频受挫。这一现象背后反映了更为复杂的文化差异和用户心理。
亚洲市场:社交裂变的成功密码
某知名电商平台的成功将"社交裂变"营销推向了亚洲市场的顶峰。该平台在短短5年内实现了惊人的用户增长,成为中国第二大电商平台。
这一成功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因素:
深厚的集体主义文化基础。亚洲社会中,人际关系网络复杂,人们对群体认同感强烈,分享优惠信息被视为维系关系的一种方式。
高度数字化的社交环境。完善的移动支付体系与频繁的社交媒体使用习惯相结合,催生了成熟的数字化社交文化。
精准把握用户心理。将"省钱"这一个体行为转化为社交话题,通过游戏化机制降低营销痕迹,巧妙利用社群力量创造参与感。
这种模式随后在东南亚市场得到广泛应用。多个本土社交电商平台在越南、泰国等市场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充分说明这一模式与亚洲文化的高度契合。
欧美市场:社交裂变的挑战与机遇
某跨境电商平台在进入美国市场时,对社交裂变模式进行了巧妙改造。其推出的推荐奖励计划规则简单但效果显著:用户通过社交平台邀请新用户注册即可获得现金奖励,邀请越多奖励越高。这一机制成功触发了病毒式传播。
数据显示,该平台在2023年首月连续28天占据美区iOS免费下载榜首。全年实现约160亿美元GMV,月活用户数仅次于某电商巨头。
然而,这或许是近年来欧美市场社交裂变为数不多的成功案例之一。过去十年间,多个知名平台的社交裂变尝试均遭遇挫折。用户普遍反感"垃圾信息式"的邀请,对隐私保护的担忧也限制了这类营销的效果。
这些案例揭示了欧美市场的特殊性:用户隐私意识强烈,对商业推广行为保持高度警惕,个人主义传统使得用户不愿被贴上"营销者"的标签。
但近期数据显示,欧美市场并非完全排斥社交裂变。某即时通讯平台的用户数已突破9.5亿,其中付费用户超过1,000万,很大一部分来自欧洲、俄罗斯地区。2024年,Web3项目在该平台生态获客已成为明显趋势。
困境:传统社交裂变难以复制的原因
文化差异:欧美社会根深蒂固的个人主义传统与亚洲的集体主义形成鲜明对比。
社交压力:用户担心商业推广行为会影响真实的社交关系,不愿被贴上"营销者"的标签。
信任机制:加密货币相关项目在这些地区普遍信任度不高,用户对新兴科技保持谨慎态度。
突破:重新定义欧美市场的社交裂变
要在欧美市场实现突破,需要实现策略转型:
从"压力营销"转向"价值分享"模式,强调用户的自主选择权。
游戏化设计本土化改造,注重个人体验,降低明显的营销痕迹。
利用智能合约实现自动化奖励发放,确保过程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注重透明度、自主性、价值导向和隐私保护。
利用无代码工具和数据分析能力,快速调整策略。
搭配其他营销手段,如KOL或Influencer的社交媒体内容传播。
未来:Web3项目社交增长新范式
随着新一代社交协议和去中心化身份解决方案的发展,社交裂变可能迎来新机遇。这些技术创新不仅能更好地保护用户隐私,还能为社交裂变提供更多元化的价值传递方式。
通过合适的工具和策略,结合对当地用户心理的深入理解,Web3项目有望找到适合欧美市场的社交增长新范式。在这场全球化的Web3增长竞赛中,真正的赢家将是能够因地制宜、创新突破的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