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香港老牌券商转战加密货币 100亿港元里程碑背后的创新之路
证券业巨头迈入加密货币领域:一家老牌券商的创新之路
2025年6月13日,金融科技媒体创始人对某知名证券公司虚拟资产业务负责人进行了专访。这位负责人作为家族企业第三代传承者,延续了公司54年的金融基因,以创新精神和对合规的坚持,在加密货币领域开辟了新天地。他表达了通过创新产品将资金流动性带回香港的使命感。从个人经历的教训到对资产代币化、稳定币的独特见解,这位负责人展现了传统金融与加密货币融合的巨大潜力。他的坦诚务实回答勾勒出一位脚踏实地又富有远见的行业先驱形象。这次对话不仅揭示了该公司的转型故事,也为香港作为全球虚拟资产中心的未来增添了期待。
这家老牌券商自1971年成立以来,经历了54年的风雨,已成为香港金融市场的标杆。如今,它以加密货币券商的身份重塑自我,交易量突破100亿港元,成为香港持牌券商中的领跑者。以下对话揭示了该公司如何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寻求平衡,以及香港虚拟资产市场的未来发展前景。
问:贵公司近期加密货币交易量突破100亿港元,成为香港持牌券商第一。您认为公司凭借了哪些独到的优势脱颖而出?还有哪些方面你们仍在努力做得更好?
答: 我们能做到交易量第一,主要有三大优势。首先是牌照领先。2023年11月24日,我们成为首家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开展零售加密交易的券商,抢占了先发优势,领先同行6至8月。其次,54年的香港金融经验让我们深谙监管与市场规则,能快速推出创新产品,如实物比特币交割、稳定币认购比特币基金,以及资产代币化项目、虚拟资产结构性产品。第三,我们定位为加密货币券商,投入大量资金收购技术团队,自主开发产品,摆脱外包限制,迭代速度更快。香港600多家券商中,超半数依赖外包系统,创新受限,我们的自有技术能力是核心竞争力。
至于改进空间,香港虚拟资产产品类别仍较少,目前以现货交易为主。我们正努力推出结构性产品、借贷、场外交易等新业务,丰富生态,让资金留在香港,而非仅做出入金业务。
问:从你们获得的信息来看,交易加密货币的用户与交易传统证券的用户相比有哪些特点?二者的重合度怎样?
答: 我们的用户主要是30-45岁的亚洲中高净值客户,传统金融与加密货币原生客户各占一半。传统客户多为上市公司高管或家族办公室,偏好合规与安全性;加密货币原生客户包括矿工、加密货币爱好者等,对市场波动更敏感。虚拟资产活跃客户总数达五位数,以香港和东南亚为主。两类客户的重合度约50%,传统客户逐渐接受加密资产,而加密货币原生客户也开始关注我们的财富管理服务。我们更像私人银行,提供定制化产品,满足两者的需求。
问:贵公司对加密货币的接受速度非常快,针对这样一个新兴领域,你们是如何做到快速反应并跟上市场步伐的?
答: 快速反应的核心是基因与资源。54年的香港金融经验让我们熟悉监管,能迅速将创新产品合规化,比如与证监会沟通推出实物比特币交割或资产代币化项目。2022年某交易平台崩盘对我触动很大,我在那里有个人损失,意识到合规平台的重要性,这推动我们加速布局。2019年我们就开始筹划虚拟资产业务,2021年正式启动,2023年拿到牌照后迅速对接交易所。此外,收购技术团队让我们自主开发产品,如币进币出功能,领先市场。
问:针对贵公司的币进币出产品,内地客户能否使用?
答: 我们的币进币出产品服务范围严格遵守香港证监会的监管规定,目前主要面向香港及其他合资格海外市场客户。根据现行政策,中国内地居民并不属于目标服务对象。
在客户身份验证过程中,我们会要求提供包括住址证明在内的合规文件,并根据监管要求进行严格审核。若有客户持有海外居住证明且能符合所有合规条件,我们将依个案情况进一步评估,但必须强调所有操作均以符合当地法规为前提。
我们始终将合规置于首位,并持续与监管机构保持沟通,以确保业务符合最新指引。
问:您提到某交易平台的崩盘对您个人触动很大,这如何影响了贵公司在合规领域的决心?
答: 那次崩盘对我触动很深。2022年9月,我刚从新加坡Token2049回来,参加过相关VIP活动,结果它就出事了。这次个人损失让我意识到,在加密货币世界里,合规不是阻碍,而是保护。没有人能帮你的时候,合规平台的可追责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推动了我们加速布局虚拟资产业务,从2019年开始筹划,2021年启动,2023年拿到牌照。我们希望为客户提供一个安全、合规的交易环境,解决交易对手的信用问题,就像我们在传统金融中做的那样。
问:100亿港元是一个重要里程碑,但相比离岸传统加密交易所或链上DeFi,差距仍明显。您认为未来合规券商或交易所能否与某些大型交易平台竞争?严格合规是桎梏还是归宿?
答: 与某些非合规交易所相比,合规券商目前产品类别较少,竞争有挑战。但长期看,全球监管趋严,非合规交易所要么拿牌照,要么低调发展,空间会缩小。机构投资者更偏好合规平台的安全性与可追责性,比如我们通过信托架构确保结构性产品本金安全,即使发行人跑路也不影响客户。我们的关联公司正申请交易所牌照,未来随香港监管放开衍生品、借贷等,我们的竞争力会增强。合规不是桎梏,而是打开机构资金入场的钥匙。
问:贵公司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作为全港首个整合股票与加密货币的交易平台,投入超千万港元研发。能否介绍一下研发重点?对投资者来说,使用体验有哪些独特设计?
答: 我们的研发重点是自主技术能力与合规创新。我们投入大量资金收购技术团队,解决了外包系统反应慢、升级难的问题。核心成果包括币进币出功能,这是香港首创,合规支持BTC、ETH、LINK、AVAX等现货交易,专业投资者还可交易USDT、USDC、SOL、TON等加密货币。目前支持ERC20链,部分TRC20,未来随交易所支持更多链。对投资者来说,我们整合股票与加密货币,提供一站式体验,安全性高(如信托架构保护本金),出入金更顺畅,相比某些非合规平台更受中高净值客户青睐。
问:贵公司在投资者教育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如何帮助客户理解加密货币市场的波动性?
答: 加密货币市场波动很大,我们非常重视投资者教育。过去一年多以来,我们每个月至少举办一场线下活动,风雨无阻,包括投资研讨会和交流会,也有线上活动。每当推出新产品或有重大市场动态时,我们会组织内部培训,同步信息给客户。此外,我们每月发布市场报告,帮助客户理解市场趋势。我们还与业内合作,比如为证券协会提供加密货币的CPT培训课程,甚至开发内部认证课程,鼓励团队和客户深入学习。这些努力旨在让客户理性投资,应对加密货币市场的复杂性。
问:贵公司未来是否会考虑在产品中接入代币化资产甚至扩展至DeFi?
答: 肯定会。资产代币化是香港资本市场的DNA,我们已与某大型科技公司合作绿能换电项目,担任基金管理人,通过基金架构将内地能源资产收益与架构接轨海外,链上部分由关联交易所与合作方完成。我们看好三类资产代币化:强现金流资产(如固定收益产品)、高增长资产(如IP相关,电影票房代币化)、高流动性资产(如黄金、碳信用)。目前有三个相关项目在推进,一个计划开发二级市场,或者通过场外交易弥补交易所上币限制。DeFi也会考虑,但需在合规框架内探索。
问:贵公司近期计划推出结构性产品,能否透露其设计?面向机构还是普通投资者?如何平衡高回报与风险?
答: 我们本月将推出结构性产品,如双币理财,客户存比特币可赚利息,类似卖出期权,周期短(14天起),起投门槛低(10万美元),产品面向专业投资者客户。通过信托架构确保本金安全,即使发行人跑路也不影响客户。设计上注重高流动性与合规性资金安全,回报率因市场波动而定,但风险通过结构化设计(如区间锁定)得到控制,相比传统基金更灵活,成本更低。
问:您曾建议配置5%或以上资金于虚拟资产,在当前动荡的宏观环境中,您是否仍坚持此观点?普通投资者应如何开始投资加密货币并选择标的?
答: 我仍坚持5%或以上的配置。多元化资产配置是关键,过去一年投资加密货币的客户都赚了,即使现在宏观环境动荡(如伊朗冲突),长期潜力依然巨大。普通投资者应先做功课,亲自交易以了解市场,优先选择比特币,我認為它是虚拟资产的锚定物,趋势较稳定。选择合规平台,确保资产安全与流动性。
问:您提到希望通过创新产品将流动性带回香港,贵公司在这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答: 把流动性带回香港是我最大的责任之一。现在香港的虚拟资产市场主要做出入金生意,资金流失很快,要成为全球虚拟资产中心,必须有更多产品留住资金。我们推出了多项首创产品,比如币进币出功能、实物比特币交割、资产代币化项目,以及接受比特币的结构性产品。未来,我们计划推出4-6款产品,包括衍生品、借贷、场外交易和全权委托账户管理服务。同时,我们的关联公司正申请交易所牌照,目标是通过创新和合规产品,打造一个完整的生态,让资金在香港流动起来。
问:您对近期热门的稳定币有何看法?香港在稳定币领域会否"起了大早,赶了晚集"?
答: 稳定币在香港前景广阔,相信不久将来可用于股票结算、日常支付等,取代中间环节,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港元稳定币一定会发,但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更具潜力,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目前香港對稳定币的监管留有余地,支持多种法币稳定币发展,不像美国明确要求美元稳定币购买美债。香港在稳定币发展上需抓住机遇,丰富应用场景,才能往世界虚拟资产中心更进一步。
**问:除了加密货币,贵公司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