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质押新时代:从监管明朗到华尔街布局 ETH质押率创新高
质押浪潮来袭:从咖啡馆到华尔街
1688年,伦敦一家咖啡馆里,船长们寻找愿意为航行提供保险的富商。这些"承保人"以个人财富为高风险航行项目担保,信誉越高,吸引的业务就越多。时至今日,加密货币世界正在重现这一模式的数字化版本:通过资产承担风险来获取回报,同时提升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2025年5月29日,美国政府明确表示,进行质押不会导致法律纠纷。这一声明对加密货币行业意义重大。在质押机制中,用户锁定代币以增强网络安全,并获得稳定收益。验证者利用质押的代币验证交易、打包新区块,确保区块链平稳运行,作为回报获得新铸造的代币和交易手续费。
没有质押者,像以太坊这样的权益证明网络将无法运转。然而,之前的监管不确定性让许多机构只能观望,无法参与到年化3%-8%的质押收益中来。
大规模质押潮来袭
7月3日,美国首只提供直接加密货币敞口并附带质押奖励的基金Rex-Osprey Solana + Staking ETF正式上线。该基金通过开曼群岛子公司持有SOL代币,并将至少一半的持仓进行质押。
其他平台也纷纷推出质押服务:
监管环境的重大转变
该指引明确指出,为帮助区块链运行而进行的质押行为完全合规,不被视为高风险投资或证券。这包括单独质押、委托他人质押,以及通过可信平台进行质押。这一规定将大多数质押行为排除在"Howey测试"所定义的"投资合同"范畴之外。
这项美国国会提案旨在明确不同数字资产的监管主体归属。法案保护节点运行者、质押参与者及自托管钱包使用者,引入"投资合同资产"这一新类别,并建立区块链项目或代币的"成熟度"评估机制。
这些变化为加密货币质押创造了更安全、更明确的操作环境。质押收益在取得"支配控制权"时按普通收入计税,后续出售收益实现盈利则适用资本利得税。所有质押收入均需向美国国税局申报。
以太坊:质押热潮的焦点
尽管以太坊价格维持在2500美元左右,但其质押数据表现亮眼。当前质押的ETH总量已突破3500万枚,创历史新高,占流通总量的近30%。在监管明朗化的背景下,其战略价值正迎来爆发式增长。
企业动向
多家企业正积极布局质押领域:
彭博分析师预测,未来数月内质押ETF获得监管批准的概率高达95%。这类产品有望扭转以太坊基金自成立以来的资金外流困局。
加密货币与华尔街的共鸣
传统金融一直难以理解加密货币的价值主张,但"收益率"这个概念却能引起华尔街的共鸣。一只受监管的加密基金,每年产生3-5%的质押收益,同时提供标的资产的升值潜力,对投资者极具吸引力。
当养老基金能通过合规ETF获得以太坊敞口,同时该基金通过保障网络安全来创造收益,这无疑是行业的里程碑。
质押带来的网络效应已显现:更多机构参与质押→网络安全性提升→吸引更多用户与开发者→应用规模扩大推高交易费→质押收益进一步上涨。这是惠及所有参与者的良性循环。
投资者无需深入理解区块链技术或去中心化理念,只需明白"持有资产即可获利"的简单逻辑。质押本质上是为网络提供安全保障,而守护者理应获得合理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