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Robinhood推出争议"OpenAI代币" 挑战金融监管边界
金融创新与监管挑战:Robinhood的"OpenAI代币"引发争议
在法国戛纳电影节的背景下,一场金融科技领域的风波悄然上演。Robinhood的CEO Vlad Tenev在公众目光下展示了一种声称代表OpenAI头寸的"股票代币",试图将其描绘成金融民主化的新里程碑。然而,这一举动迅速遭到了OpenAI的强烈反对。人工智能公司发表声明,明确表示未与Robinhood合作,也不认可这一行为。
这一事件揭示了硅谷创新精神与传统金融市场保守态度之间的冲突,深入探讨了金融创新的法律边界。Robinhood提供的"OpenAI代币"实际上并非真正的股票,而是一种复杂的金融衍生品。通过特殊目的实体(SPV)的运作,Robinhood巧妙地绕开了私募股权市场的严格限制,为投资者提供了追踪OpenAI估值变化的经济敞口,而非真正的所有权。
这种做法类似于欧洲流行的差价合约(CFD),本质上是一种合成衍生品。Robinhood的做法挑战了私营公司对其股东结构的控制权,引发了对金融创新边界的深度讨论。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的评论更是为这场争议增添了戏剧性,他既质疑了Robinhood产品的合法性,又巧妙地暗讽了OpenAI的组织架构。
Robinhood选择在欧盟首发产品,体现了其精心的司法管辖区策略。然而,这一举动使其置身于欧盟《加密资产市场法规》(MiCA)和《金融工具市场指令II》(MiFID II)的交叉监管之下,引发了产品定性的争议。监管机构面临的关键问题是:这种"代币"究竟应被视为新型加密资产还是传统金融工具的新包装?
这场争议不仅涉及技术创新,更是一次复杂的法律与金融工程实践。它揭示了当颠覆性技术试图进入传统金融领域时,inevitably会引发的法律和文化冲突。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一事件都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在全球化和技术化的时代,传统的投资壁垒还能维持多久?
这一事件表明,市场对优质资产的强烈需求可能会促使创新者寻找绕过传统障碍的方法。同时,法律和监管框架也将不得不加速演变,以适应日益数字化和代币化的金融未来。这场争议不仅是对现有规则的挑战,也是金融创新与监管之间持续博弈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