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解密去中心化货币的演进之路:从吸引价值到实现真正稳定
探讨去中心化货币实现真正稳定性的挑战
随着数字货币不断挑战传统货币概念,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货币的本质特征,以及它如何在现代经济中发挥基本功能。历史表明,货币的定义不仅在于其技术特性,更在于其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演变能力。真正的货币必须经历一条充满挑战的进化之路,而这是大多数新兴货币难以完成的。
货币的完整生命周期
要成为功能完善的货币,资产必须成功完成四个关键发展阶段:
吸引价值:货币首先必须吸引资本和关注。无论是通过贵金属、政府背书还是升值潜力,所有成功的货币都始于吸引人们持有它。这一初始吸引力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规模发展:其次,货币必须实现足够的规模和流动性,以支持有意义的经济活动。它需要足够的市场深度来避免过度波动,还需要足够的分布以确保交易对手容易找到。
稳定机制:第三,货币必须发展出使其在商业和合同中可靠的稳定机制。这需要技术机制和制度支持,能够在各种市场条件下正常运转,不会崩溃或需要外部干预。
经济效用:最后,货币必须在普通经济活动中真正实用。它必须在各种经济环境中作为可靠的记账单位、交换媒介和价值储存手段,支持现代经济所需的全部金融功能。
协调问题的挑战
后期阶段需要解决随系统规模扩大而难度增加的根本性协调问题。货币的一些基本功能,如提供最后手段的功能、实施紧急稳定措施等,本质上是公共物品。它们要求实体将系统稳定置于眼前的自身利益之上。
在纯粹以个人利益为导向的去中心化系统中,这些关键功能缺乏结构性支持。系统在正常情况下可能运行良好,但在稳定性至关重要的时候却会崩溃。我们在加密货币市场中反复看到这种脆弱性,如某些交易所在市场崩盘时不得不暂停交易,以及某些去中心化协议需要紧急治理响应和社区救助等。
这些例子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真相:尽管加密货币在理论上提倡无需信任的系统,但其在危机中的生存一再依赖于隐性信任的参与者进行自由裁量的干预。随着系统规模扩大,这个协调问题变得更加困难。
资本形成的需求
除了稳定性外,良性的货币还必须支持资本形成——推动经济生产力的借贷过程。这是现有加密货币面临的另一个根本性局限。加密资产虽然日益作为抵押品使用,但很少作为债务的计价资产。功能完善的货币必须为跨时间的协议提供稳定的记账单位,使借贷双方对债务的未来价值有合理的确定性。
设计完整的货币体系
现有加密货币的局限性并非暂时性问题,而是根本性的设计约束。它们主要为吸引价值和规模发展而设计,固定或高度受限的供应模型虽然在早期采用和投机方面表现出色,但在需要稳定性和实用性时却成为了负担。
如果没有机制来适应变化的经济状况、提供最后手段的功能或在危机中稳定的机制,这些体系从根本上仍是不完整的货币体系。它们作为所有权账本运作良好,但难以成为功能齐全的货币。
良性货币的完整架构
基于这些观察,我们可以定义架构完整的货币所需的要素:
结论:通向良性货币之路
货币的演变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解决随规模扩大而增加的协调问题。良性的货币必须设计为在其整个生命周期都能运作,具备适应变化条件的机制,而无需持续的外部干预。
这意味着创造的货币不仅在最佳条件下有效,而且在各种经济情景下都能有效。随着数字货币的持续开发,我们应该关注一种货币是否具备在其整个演变过程中发挥优质货币功能所需的完整架构要素。
货币的未来属于那些在设计时就全面了解货币实际运作机制的系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去中心化货币的稳定性和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