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Sei空投事件全解析:从测试网争议到150万用户大规模空投
Sei空投风波:从备受期待到争议不断
Sei的空投一波三折,从最初的广受期待到后来的争议不断。作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项目,Sei曾因其不菲的融资规模和激励测试网空投计划而吸引了大量用户参与。官方数据显示,测试网单日请求量曾高达千万级。
然而,当Sei官方提出用户实名认证的要求时,引发了全网哗然。尽管一些平台已在实行实名制,但公链要求实名仍让人感到震惊,社区嘲讽声四起。迫于舆论压力,Sei最终否认了这一要求。
社区情绪平复后,对Sei的期待也随之减弱。但出人意料的是,Sei成为了某交易平台的launchpool项目,再次激起了社区对其空投的期待。
然而,在宣布上线launchpool后,Sei迟迟未公布空投细节,直到代币二级市场交易开始后一天才发布相关信息,这一举动引发了社区不满。本文将解读Sei的空投规则、覆盖用户群体,以及其中的风波。
空投规则:惊喜与失望并存
测试网参与者失望而归
空投规则公布后,由于涉及两类用户群体且缺乏具体限定,加上领取界面尚未完善,社区更加困惑。Sei官方被迫关闭多个社区频道,仅保留少数重要频道。
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空投对象分为两类:激励测试网参与者和6大公链活跃用户。在700万参与测试网的地址中,最大的单人控制集群达3万个地址。此外,大量重复社交账号和绕过前端规则的机器人地址也被排除在外。
合格地址中,完成所有测试网任务的用户获得了最多奖励,而完成较少任务的地址仅获得少量用于支付交互费用的代币。然而,当用户查询空投数额时,普遍感到失望。完成所有任务的用户也仅获得约60枚SEI代币。
同时,用户可选择完成发推任务(获得20多枚SEI)或跨桥任务(获得200-400枚SEI),但这两个任务只能二选一。由于官方指引不清,许多用户误以为自己没有跨桥任务资格,选择了发推任务,导致空投数量大幅减少。
这样的空投设计让测试网参与者倍感失落,尤其是与非参与用户相比,后者获得的空投数额可能是他们的数十倍甚至数百倍。
大规模空投引发全网热议
除了针对测试网用户的空投,Sei还重点面向6条主流公链的活跃地址进行空投。官方表示,他们的空投将覆盖Web3生态的各个角落。
随后,Sei基金会宣布将合格钱包数量从50万增加到150万,涵盖多个主流区块链的活跃用户。根据社区反馈,这里的活跃用户更可能指2023年频繁跨链的地址。领取规则要求将资产跨链到Sei网络。
起初,社区对Sei的关注度已经降低。但当有人传出符合资格的地址跨链后可获得5000个SEI代币时,引发了广泛关注。社交媒体上不断有用户晒出领取到5000甚至10000多枚SEI的截图,激发了更多人尝试。这一热潮导致某些交易所的ATOM、OSMO等代币被借贷一空,OSMO短时涨幅达20%。
然而,并非所有符合资格的地址都能获得5000枚SEI。用户可以通过增加跨链资产数额来提高获得高额空投的概率。根据社区反馈,跨链500美元可能获得20-200枚SEI,1万美元可能获得500-5000枚,10万美元可能获得500-13000枚。
由于许多用户拥有多个符合资格的地址,但资金有限或不愿承担风险,衍生出了代领服务。一方提供跨桥资金,一方提供符合资格的地址,按约定比例分成领取的SEI。目前,提供资金方的分成比例已从20%降至10%。参与此类合作需提高安全意识,防止资产损失,尤其要警惕需要提供私钥的要求。
总结
Sei的空投设计最终获得了广泛关注,吸引了全网目光,并在某种程度上兼顾了各方利益。
对于测试网参与者,虽然空投数量不如预期,但他们也可能从针对主流区块链活跃地址的空投中受益,部分缓解了不满情绪。
对于此前不了解Sei的用户,这次空投无疑是意外之喜。只要做好资产管理和安全防护,就可以低风险参与其中。
从Sei官方角度看,这种空投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宣传效应,同时可能为团队自身提供了某些优势。此外,用户将资产转移到Sei网络,不仅提升了网络的资产规模,也为未来生态项目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Sei的空投仍在进行中,继续引发广泛讨论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