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收紧监管 香港开放政策 亚洲Web3中心之争再起

亚洲Web3格局重塑:新加坡收紧监管,香港开放政策引关注

近期,围绕"亚洲加密中心"归属权的争夺再次引发业界关注。

5月30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以"零容忍"姿态推出Web3新规,震动整个东南亚加密生态。该新规要求所有从事加密代币相关业务的机构和个人,必须在6月30日前取得DTSP牌照,否则必须停止运营。这项规定涵盖了交易平台、钱包服务商、DeFi协议、NFT市场等多个领域。

新规的三大特征被业界总结为:无缓冲期、全覆盖和零容忍。值得注意的是,"营业场所"定义的扩大引发了争议,即使仅在新加坡"居家办公"并服务海外用户,也被视为监管对象。

6月6日,MAS发布补充说明,试图缓解市场误解与恐慌。监管重点聚焦于"仅面向境外客户提供数字支付代币或资本市场代币服务"的机构,此类DTSP将必须持牌,但MAS明确表示"将极少发牌"。提供治理型或功能型代币服务的项目不纳入此次监管框架,无须持牌。已服务新加坡境内客户的机构继续维持既有监管框架,不受新规影响。

这次澄清表明,MAS意在精准打击具有潜在跨境洗钱风险的"境外服务提供者",而非全面封杀Web3行业。然而,这也意味着新加坡金融监管风格正从"开放试验"转向"防风险优先"。这一趋势可能终结其"亚洲加密天堂"的宽松形象,使许多初创项目面临高额合规或迁移出逃的困境。

与新加坡形成鲜明对比,香港正通过更具弹性的合规体系加速拥抱Web3。自2022年发布《有关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以来,香港逐步落实了VATP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稳定币监管条例、OTC场外交易合规化等核心制度,为市场提供明确预期。

据统计,目前已有10家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获得牌照,且明确允许散户参与交易。在RWA(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虚拟资产质押、衍生品试点等多个细分领域,香港也在积极推进创新。

今年4月,全球首只代币化货币市场ETF获证监会批准并落地香港,成为亚太区最大的虚拟资产ETF市场。5月30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正式公布《稳定币条例》,为稳定币发行与使用设定监管框架。

在资本吸引与创业配套方面,香港也在加大资源投入。据非正式统计,上千家Web3公司落地香港,其中香港数码港聚集近300家Web3企业,累计融资超4亿港元。此外,香港还提供税收优惠、人才落地补贴、研究人员资助等政策支持。

新加坡"逐客",香港才是亚洲Web3圣地?

然而,将香港视为"新中心"还为时尚早。香港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政策执行落地进度不均衡、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不完善、监管细则有待明确等。对创业者而言,"迁移香港"更像是"无更优选项下的次优选择"。有观点认为,相比在港新建阵地,不如直接转向迪拜等政策更宽松的地区。

从长远来看,新加坡选择"立规",香港选择"引流",这并非非黑即白的较量,而是生态定位的分工重塑。新加坡可能演化为合规资产管理中心,香港则承担技术试验场与亚洲资本枢纽的角色。

对创业者而言,关键在于保持对政策风向、监管尺度与市场空间的精准感知与快速应变能力。Web3的世界始终处于流动状态,真正的"避风港"或许不仅在地理位置,更在于每个团队的清醒决策。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分享
评论
0/400
巨鲸跟踪者vip
· 07-11 05:19
这波啊 又是一哥打一哥
回复0
区块链的薯条vip
· 07-10 20:26
又得换地方跑路啦~
回复0
GateUser-ccc36bc5vip
· 07-08 08:31
都跑香港了呗
回复0
烧烤铭文师vip
· 07-08 08:31
又开始洗牌割韭菜了 机构都懂的
回复0
空投碎片收集者vip
· 07-08 08:16
币圈真香啊 全都想监管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