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区块链协议沦为诈骗新工具:智能合约授权与签名钓鱼威胁加剧
加密货币诈骗新趋势:区块链协议成为攻击载体
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技术正在重塑金融自由的概念,但这场变革也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诈骗者不再仅仅利用技术漏洞,而是将区块链智能合约协议本身转化为攻击工具。通过精心设计的社会工程陷阱,他们利用区块链的透明性和不可逆性,将用户的信任变成窃取资产的手段。从伪造智能合约到操纵跨链交易,这些攻击不仅隐蔽难查,还因其"合法化"的外表而更具欺骗性。本文将通过真实案例分析,揭示诈骗者如何将协议转化为攻击载体,并提供从技术防护到行为防范的全面解决方案,帮助您在去中心化世界中安全前行。
一、合法协议如何变成诈骗工具?
区块链协议设计初衷是保障安全和信任,但诈骗者利用其特性,结合用户的疏忽,创造了多种隐蔽的攻击方式。以下是一些手法及其技术细节说明:
(1) 恶意智能合约授权
技术原理:
在以太坊等区块链上,ERC-20代币标准允许用户通过"Approve"函数授权第三方(通常是智能合约)从其钱包提取指定数量的代币。这一功能广泛用于DeFi协议,用户需要授权智能合约以完成交易、质押或流动性挖矿。然而,诈骗者利用这一机制设计恶意合约。
运作方式:
诈骗者创建一个伪装成合法项目的DApp,通常通过钓鱼网站或社交媒体推广。用户连接钱包并被诱导点击"Approve",表面上是授权少量代币,实际上可能是无限额度。一旦授权完成,诈骗者的合约地址获得权限,可随时调用"TransferFrom"函数,从用户钱包提取所有对应代币。
真实案例:
2023年初,伪装成"某DEX升级"的钓鱼网站导致数百名用户损失数百万美元的USDT和ETH。链上数据显示,这些交易完全符合ERC-20标准,受害者甚至无法通过法律手段追回,因为授权是自愿签署的。
(2) 签名钓鱼
技术原理:
区块链交易需要用户通过私钥生成签名,以证明交易的合法性。钱包通常会弹出签名请求,用户确认后,交易被广播到网络。诈骗者利用这一流程,伪造签名请求窃取资产。
运作方式:
用户收到一封伪装成官方通知的邮件或社交媒体消息,例如"您的NFT空投待领取,请验证钱包"。点击链接后,用户被引导至恶意网站,要求连接钱包并签署一笔"验证交易"。这笔交易实际上可能是调用"Transfer"函数,直接将钱包中的ETH或代币转至骗子地址;或者是一次"SetApprovalForAll"操作,授权骗子控制用户的NFT集合。
真实案例:
某知名NFT项目社区遭遇签名钓鱼攻击,多名用户因签署伪造的"空投领取"交易,损失了价值数百万美元的NFT。攻击者利用了EIP-712签名标准,伪造了看似安全的请求。
(3) 虚假代币和"粉尘攻击"
技术原理:
区块链的公开性允许任何人向任意地址发送代币,即使接收方未主动请求。诈骗者利用这一点,通过向多个钱包地址发送少量加密货币,以跟踪钱包的活动,并将其与拥有钱包的个人或公司联系起来。攻击者随后利用这些信息对受害者发起钓鱼攻击或威胁。
运作方式:
大多数情况下,粉尘攻击使用的"粉尘"以空投的形式被发放到用户钱包中,这些代币可能带有特定名称或元数据,诱导用户访问某个网站查询详情。用户可能会试图将这些代币兑现,然后攻击者就可以通过代币附带的合约地址访问用户的钱包。更隐蔽的是,粉尘攻击会通过社会工程学,分析用户后续交易,锁定用户的活跃钱包地址,从而实施更精准的诈骗。
真实案例:
过去,以太坊网络上出现的某代币粉尘攻击影响了数千个钱包。部分用户因好奇互动,损失了ETH和ERC-20代币。
二、为什么这些骗局难以察觉?
这些骗局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隐藏在区块链的合法机制中,普通用户难以分辨其恶意本质。以下是几个关键原因:
技术复杂性:智能合约代码和签名请求对非技术用户来说晦涩难懂。例如,一个"Approve"请求可能显示为复杂的十六进制数据,用户无法直观判断其含义。
链上合法性:所有交易都在区块链上记录,看似透明,但受害者往往事后才意识到授权或签名的后果,而此时资产已无法追回。
社会工程学:诈骗者利用人性弱点,如贪婪、恐惧或信任。
伪装精妙:钓鱼网站可能使用与官方域名相似的URL,甚至通过HTTPS证书增加可信度。
三、如何保护您的加密货币钱包?
面对这些技术性与心理战并存的骗局,保护资产需要多层次的策略。以下是详细的防范措施:
检查并管理授权权限
验证链接和来源
使用冷钱包和多重签名
谨慎处理签名请求
应对粉尘攻击
结语
通过实施上述安全措施,用户可以显著降低成为高级欺诈计划受害者的风险。然而,真正的安全不仅仅依赖于技术防护。当硬件钱包构筑物理防线、多重签名分散风险时,用户对授权逻辑的理解和对链上行为的审慎才是抵御攻击的最后堡垒。
每一次签名前的数据解析、每一笔授权后的权限审查,都是对自身数字主权的维护。未来,无论技术如何迭代,最核心的防线始终在于:将安全意识内化为习惯,在信任与验证之间保持平衡。在区块链世界中,每一次点击、每笔交易都被永久记录,无法更改。因此,保持警惕和持续学习对于保护您的数字资产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