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xStocks 交易开启啦,现货、合约、Alpha齐上线!
📝 在Gate广场发帖,晒出你的交易体验或精彩截图,瓜分$1,000大奖池!
🎁 广场优质创作者5名,每人独享$100合约体验券!
🎉 帖文同步分享到X(推特),浏览量前十再得$50奖励!
参与方式:
1️⃣ 关注 @Gate广场_Official
2️⃣ 带 #Gate xStocks 交易体验# ,原创发帖(不少于20字,仅用活动标签)
3️⃣ 若分享到推特,请将链接提交表单: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54
注:表单可多次提交,发布更多帖文可提升获奖机会!
📅 7月3日16:00—7月9日24:00(UTC+8)
详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5926
每一条体验,都有机会赢取大奖!快在Gate广场show出你的操作吧!
AI与Web3融合:新一代基础设施项目引领范式转变
AI与Web3的融合:构建新一代基础设施
在技术范式真正转变之时,我们往往先看到热潮,而非系统。当前的AI浪潮正是如此。作为投资人,我始终相信,关注行业最深层的变革力量,远比追逐表面叙事更有价值。
过去一年,各类项目都在探索现实世界与链上系统的结合点。但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无论项目方向如何,最终都需要融入AI的协作逻辑,以提升竞争力和效率。例如,RWA项目需要考虑如何利用AI进行风控优化和动态定价;消费者和DeFi项目则需要AI来完成用户行为预测和策略生成等。
可以说,无论是资产数字化还是体验优化,这些看似独立的叙事,最终都将汇聚到同一个技术逻辑:基础设施如果不具备AI的融合和承载能力,就无法支撑下一代应用的复杂协同。
AI的未来不仅仅是变得更强大和更广泛使用,真正的范式变化在于协作逻辑的重构。就像互联网早期的变革,不是因为发明了DNS或浏览器,而是因为它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内容创作、将想法变成产品,从而催生出整个开放生态。
AI也正在走这条路:智能助理将成为每个人的共创伙伴,帮助将专业知识、创意和任务转化为自动化生产力工具,甚至实现变现。这是当前Web2世界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是AI+Web3赛道的一些底层逻辑:让AI变得可协作、可流通、可分润,才是真正值得构建的系统。
在这个背景下,一个试图从链级结构出发、系统性构建AI运作底层的项目引起了我的注意。该项目致力于构建一个开放、可参与、人人都能拥有并从中获益的生态。这正是传统公链的软肋:它们往往单向服务于开发者,代币经济设计也多局限于Gas费或治理,难以真正支撑生态的正向循环,更难以承载新兴赛道的可持续发展。
这个项目的设计理念击中了我的投资逻辑:真正的范式转变不在于打造单个产品,而在于构建支撑性的系统。它正是我预判中最值得期待的案例之一。
该项目的两位联合创始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一位是年轻有为的大学教授,专攻AI领域;另一位是经验丰富的Web3投资人,自律程度惊人。他们的dedication和执行力令人敬佩,也让我看到了项目的潜力。
项目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测试网上已激活大量账户,数据平台标注者众多,服务的客户包括多家头部企业,且已达成可观营收。这些都证明了项目团队的技术深度、背景实力和执行能力。
在这个基础设施链上,项目已经比大多数"AI叙事项目"走得更深更稳。它不仅解决了"谁来做"的问题,更回答了"能不能做"的挑战。
该项目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开放、全链、标准化的设计理念。它支持部署在任意EVM兼容链上,同时提供标准API接口,允许各类系统直接调用其模型服务并完成链上结算。这种架构设计虽然极其稀缺,但也面临着挑战:基础设施的价值不仅在于"能做什么",更在于"谁愿意基于它去做什么"。
项目已经取得了关键验证,为多家头部企业提供服务,处理业界最难的一些数据需求问题。但其长远发展仍取决于整个Web3 AI赛道的成熟度与渗透率。
作为目前在原生为AI而设计的链级基础设施赛道上的独特存在,该项目既享有"独占优势",也面临结构性风险。它有潜力定义整个Web3 × AI Infra的产业基准,但也需要经受时间和生态的严格验证。
对于所有关注这个领域的建设者和观察者来说,现在正是一个难得的机会窗口。在市场还未形成明确共识之时,你已经看到了这个系统的存在、方向和初步结构。这不是一个确定性的机会,但确实是一个真实的开端。
不是每个人都能看懂这个机会,但如果你已经意识到了这个"先于共识的东西",那么你就站在了一个潜力巨大的起点上。关键在于如何把握这个机会,参与到这个可能改变AI与Web3融合格局的项目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