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ETH发展面临瓶颈 Restaking分流资源阶层固化成挑战
ETH的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近期社交媒体上再次掀起了关于以太坊(ETH)的热烈讨论。一方面是V神接受采访引发中文社区广泛关注,另一方面ETH对BTC的汇率持续下跌也引发了不少质疑声。对此,我有一些个人看法想与大家分享。
总的来说,我认为ETH长期发展前景依然向好,主要原因是市场上尚无真正意义上的直接竞争对手。在以太坊的定位中,"去中心化的执行环境"这一核心概念更强调"去中心化"而非"执行环境"本身,这一基本面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然而,目前ETH发展确实遇到了一些瓶颈,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Restaking赛道对主流技术路线Layer2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分流。由于Restaking的核心机制并不会为ETH创造增量需求,直接导致应用端难以获得充足的发展资源和用户关注,推广和用户教育陷入停滞。
其次,以太坊生态中的一些关键意见领袖和既得利益者呈现出"贵族化"趋势,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利益固化。这种现象使得阶层流动受限,开发者生态缺乏足够的激励,创新动力不足。
Restaking对以太坊生态资源的分流影响
以太坊的官方发展路线一直是通过分片(Sharding)方式构建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执行环境,本质上是打造一个完全分布式、不受单一主体控制的云平台。应用可以在这个云上通过竞价获取计算和存储资源,所有资源完全由市场供需关系调控。
考虑到技术复杂度,社区最终选定了以Rollup-Layer2方案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在这一方案中,所有应用可以选择构建在独立的Layer2上,而以太坊主网则下沉为所有应用链的基础设施,除了为应用链提供数据最终性外,还可以起到信息中继的作用。这种主从架构在效率和成本上是一个不错的方案,既降低了应用运行成本,又在去中心化程度上有不错保证。
同时,以太坊也设计了一个相对自洽的商业模式,为ETH制定了良好的经济模型。一方面将主链的POW共识机制切换为资产投票式的POS机制,作为交换,参与方可获得对主链手续费收入的分红权。另一方面各个应用链需要通过主链交易进行数据最终性确认,而交易需要以ETH作为Gas,因此只要作为应用链的各个Layer2保持活跃,就会间接推动以太坊主链的活跃度。这样也让ETH具备了从整个以太坊生态捕获价值的能力。
然而,问题出现在去年年底开始火热的ETH Restaking赛道。这个赛道的核心创意是复用参与PoS Staking的ETH,并直接对外提供执行功能,即所谓的AVS(抽象验证器服务)。虽然这在创新性上值得肯定,但实际上成为了导致以太坊当前困境的直接原因。因为当时Layer2的技术方案已基本成熟,正该在应用端发力的关键时刻。
Restaking赛道的出现,实际上对Layer2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分流,直接影响了ETH的价值捕获能力。因为Restaking为应用提供了一个无需支付主链ETH成本的"第二共识方案"。以当前最具代表性的AVS - DA(数据可用性)层为例,应用链原本需要通过在主链上调用合约来确保数据最终性,从而创造对ETH的需求。而Restaking提供了新的选择,即通过AVS购买共识,这一过程甚至不需要使用ETH,可以用任何资产支付共识费用。这就使得原本由以太坊独占的DA市场变成了Restaking和以太坊共同竞争的局面,以太坊失去了市场定价权,直接影响其利润。
更为严重的是,这挤占了熊市中宝贵的资源。这些资源本应用于各个应用的推广与市场教育,却被吸引到了对基础设施的"重复造轮子"工程中。今天以太坊的困境,正是由于缺乏足够多的活跃应用导致整个价值捕获系统陷入低迷。项目运营的节奏至关重要,在适当的市场时机推出合适的产品,才能推动项目长远发展,任何决策失误都可能导致发展停滞。
造成这一问题的本质也可以理解,这实际上反映了去中心化组织中的一个普遍问题 - 事权不统一带来的效率问题。在追求分布式去中心的组织中,各方自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发展与资源竞争,这在牛市中更有利于价值捕获,因为创新潜力巨大。但在熊市的存量博弈中,缺乏统一的资源调度,容易在路线选择上出现偏差,进而导致发展停滞。相比之下,类似Solana这样的公司化运作组织,凭借集权带来的效率优势而受到欢迎,对热点的捕获和相关举措的推出效率也更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Memecoin热潮会在Solana上出现。
以太坊生态面临的阶层固化挑战
在以太坊生态中,我们很难找到像Solana、AVAX,甚至是曾经的Luna生态那样积极活跃的意见领袖。虽然这些领袖有时被视为推动FOMO(害怕错失机会)的力量,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对社区凝聚力和创业团队信心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在以太坊生态中,除了V神之外,很难想到其他有影响力的领袖人物。这种现象部分源于最初创始团队的分裂,但也与生态内部阶层的固化有关。许多生态发展的收益被早期参与者垄断。试想一下,如果你曾参与了价值31000个BTC(按当前市值约20多亿美元)的募资,即使什么都不做也已经非常富有,更不用说以太坊生态中的财富早已超越这个数字。
因此,许多早期参与者开始转向保守策略,相比扩张,维持现状变得更具吸引力。为规避风险,他们变得更加谨慎,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推动生态发展时倾向于采取保守策略。一个简单的例子是,早期参与者只需确保AAVE等现有项目的地位,并将持有的大量ETH借给有杠杆需求的用户以赚取稳定收益,那么他们为什么还需要大力推动新项目的发展呢?
尽管如此,我仍然认为ETH的长期发展趋势是乐观的。因为市场上实际上并没有直接的竞争对手,在以太坊的定位中,"去中心化的执行环境"这一概念更强调"去中心化"而非"执行环境"本身,这一基本面并未改变。因此,只要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推动应用的建设,以太坊的未来依然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