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MBG任务挑战# 发帖赢大奖活动火热开启!
想要瓜分1,000枚MBG?现在就来参与,展示你的洞察与实操,成为MBG推广达人!
💰️ 本期将评选出20位优质发帖用户,每人可轻松获得50枚MBG!
如何参与:
1️⃣ 调研MBG项目
对MBG的基本面、社区治理、发展目标、代币经济模型等方面进行研究,分享你对项目的深度研究。
2️⃣ 参与并分享真实体验
参与MBG相关活动(包括CandyDrop、Launchpool或现货交易),并晒出你的参与截图、收益图或实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简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窍门,也可以是现货行情点位分析,内容详实优先。
3️⃣ 鼓励带新互动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参与活动,或者有好友评论“已参与/已交易”,将大幅提升你的获奖概率!
MBG热门活动(帖文需附下列活动链接):
Gate第287期Launchpool:MBG — 质押ETH、MBG即可免费瓜分112,500 MBG,每小时领取奖励!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30
Gate CandyDrop第55期:CandyDrop x MBG — 通过首次交易、交易MBG、邀请好友注册交易即可分187,500 MBG!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
详细解读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
先简单说说法案内容具体包括哪些
1.税收
把上一轮个人与企业减税永久化,新增“免税小费与加班费”条款
将州/地方税(SALT)抵扣上限由 1 万美元抬高至 4 万美元
废除被华尔街称为“复仇税”的附加税
恢复企业 EBITDA 30 %利息抵扣
五年内暂停对中低档烟草制品的“双重退税”漏洞。
2.支出
国防额外拨款 1500 亿美元
边境安全一次性 700 亿美元,外加年度递增的遣返配额
出售 120 万英亩联邦土地以筹资
医疗版块缩紧 Medicaid/SNAP 资格,却新增 250 亿美元专项扶持农村医院
3.能源与气候
系统性撤销上一任政府时期的可再生能源税收抵免,并加快化石燃料生产许可
国会联合税务委员会估算,未来十年减收约 4.5 万亿美元,保守智库测算净增债务 3.8 万亿–4.0 万亿美元。
而白宫则宣称通过增长与土地收入,可在同一期间逆向削赤 1.4 万亿美元。
各界的反应如何?
白宫 & 共和党领导层必然是全力推动通过,并解释为是史上最大规模减税 + 再工业化组合拳,
税收减免帮助企业和家庭顶住压力,国防与边境开支是恢复美国强硬的标志,农村医疗、SALT 扣除是讨好特定票仓,
但本质上还是在展示特朗普执政力回归,给2026年中期选举造势。
党内意见并不多,反对派的立场主要是法案违背小政府、低开支原则,并且不愿给财政赤字的恶化背锅。
另外,华尔街的态度从警惕转为支持,这和财政部放弃“复仇税”有关,川总一开始计划对股票回购课重税,但多半考虑到当前美国社会急需金融资产膨胀与股市繁荣,从而转为将 SALT 抵扣上限提高到 4 万美元(或逐年递增)。
由于自身工作缘故,华尔街很多高管/交易员/高净值客户都在 NY/NJ,而SALT 扣除上限抬高,是高收入州(如 NY/NJ/CA)客户很愿意看到的,
更高的抵扣上限 = 个人联邦税负减少,相当于从业者们手中的可投资资金(1 万美元提升到4万美金)增加了。
强烈反对的主要是科技创新派、民主党以及进步团体,其中马斯克认为大而美法案是一次“对未来的否定”,压制电动车、太阳能等新兴产业,当然这主要原因在于法案会让特斯拉等科技公司将失去税收激励或被边缘化。
另一边民主党反对的理由比较直接,大而美法案很显然是对富人减税、对穷人动刀,联邦医疗补助与 SNAP粮食券资格减少、绿色能源税收激励被废除,对社会保障带来了负面影响。
法案对中短期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有几个方面
首先2026年前后美国个人可支配收入会有所增加,企业税后利润也会有略微回升。
大而美法案落地后,美国政府未来几年会用比较激进的方式新增举债,法案中的减税 + 增支,会让美国财政未来十年多花出约 3~4 万亿美元,由于这些钱政府没有现成的,要靠发债来融资,也就是发行新的美国国债。
如果美债平均期限保持 70 个月,那么市场每天就需要消化近 200 亿美元的新发国债,如果需求没有同步增加,那么就只能提高长期利率来吸引买家,而稳定利率是一切风险资产最大的敌人,这在中长期会给股市和加密市场带来持续压力。
对于美国人民来说最大的问题则是房贷利率、车贷、信用卡利率的同步提升,有点变相加息的感觉。
当然,OBBB没那么容易落地,更大的可能是方案的持续瘦身,然后砍掉一部分冗余条款,OBBB也没那么容易流产,毕竟没了OBBB剩下的只有临时拨款这么一条路了。
对于传统投资者而言,对冲OBBB的主要是能源和军工股,并非比特币,纯币圈玩家接下来要再应付一下持续不断的通涨利空和政策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