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2 Stacks趋势崛起,ARB 、OP谁将胜出?

2023-09-12, 03:01

Software Stack 是什么?

区块链 DAPP 正在步入 Rollup 时代,以太坊主网逐渐蜕变为承担系统安全性和最后结算层的中央角色存在,面临着高 Gas、低 TPS、低编程自由度的局面,Web3 开发人员将不得不面临如下出路:

-寻找其它高并发且安全的 L1
-迁移到可扩展性更高的 L2
-寻找可定制的 Stack L3 方案

第一方案在上一轮公链战争中似乎还有可行性,但随着 L2 的兴起,流量将迁移到 L2 之上,但第二方案仍然使开发人员面临对特定生态系统的依赖,那么基于 L2 Stacks 用于创建可扩展和可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将成为开发者的重要选项。

StarkNet 母公司 StarkWare 早在 2021 年底就首次提出 L3,意指基于 L2 构建的一个高度可扩展的层级,我们可以理解成是在 L2 之上叠加了 buff,它理论上能继承以太坊主网的安全性,同时相较于 L2 又有高效的链间互操作性和更低的交互成本。

尽管业界尚未对 L3 作出清晰的定义,但不可否认的是,OP Stacks 的 SuperChain、Arbitrum Orbit 的 L3 以及 zkSync 的 Hyperchain、Polygon CDK 等已经掀起了基于 L3 架构的 software stack 战争。

图 1 来源:推特 @ 0x Ning 0x

OP Stack:机构采用,生态繁荣

早在 2022 年 10 月,Optimism 提出了 OP Stack 的构想,它向开发者提供标准化的开源模块组件,使得开发者可以无许可第使用 Optimisitc rollups 在以太坊之上构建属于自己特定需求的 L2 区块链。

OP Stack 由四个主要组件组成:

一是主网。OP Mainnet 是一个廉价且快速的以太坊 Layer2 网络,与以太坊虚拟机 EVM 相兼容。

二是合约。即实现 OP Stack 核心逻辑和功能的智能合约。OP 合约包括状态转换系统(STS)、欺诈证明者 (FP)、状态承诺链(SCC)以及规范交易链(CTC)。

三是服务。可以提供 Layer1 和 Layer2 之间的数据可用性、数据同步和通信服务。

四是工具。用于促进基于 OP Stack 的区块链的开发、测试、部署、监控和调试。

简单来说,OP Stack 使开发人员能够简单有效地构建自己的区块链,以满足特定场景的需求。OP Stack 是专为增强以太坊社区内的互操作性而设计的,它标志着高度兼容的 Layer2 和 Layer3 快速增长的初始阶段,这个在 Optimism 生态系统中统称为 op-chains(操作链)。

而根据 OP 官方的展望,op-chains 之间的界限将会消失,从而再形成统一的 Superchain(超级链),SuperChain 则是一个由 OP 链组成的去中心化网络,将无缝集成多个操作链,使其共享安全性、通信层和开源技术堆栈(OP 堆栈)。

图 2 来源网络

实际上,得益于高度开源友好的模块化架构和 B 端的机构采用优势,OP Stack 在自由度、开放性、生态繁荣度等方面都遥遥领先,运用 OP Stack 构建的链上 TVL 已经累计接近 30 亿美元。

例如 Coinbase 推出的 Base 链、专注 NFT 协议的 Zora Network、去中心化期权交易平台 Aevo、Gitcoin 开发的 Public Goods Network 等基于 OP Stack 的项目均已部署上线,另外还有 BNBd 的 L2 链 opBNB、绿色区块链 Celo、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UniDex Exchange 等也都在基于 OP Stack 进行构建测试。

Arbitrum Orbit:游戏赛道新霸主

Arbitum Orbit 是 Arbitrum 四大核心产品之一,它是 Arbitrum 基金会于今年 3 月份推出的基于 Arbitum Rollup 做结算层的扩容性解决方案。

ARB 的困境在于,它虽然除了 Arbitrum one 这条业务数据很强的 L2 主链,以及性能更高的 Arbitrum nova,同时还推出了与 OP stack 打对台的 Orbiter L3 堆栈,但是在 L2 都方兴未艾的阶段,甘心将自己定义为 L3,并以 Arbitrum one 作为自己的 DA 层的大项目并不多,那些拥有较好产业资源(用户、开发者、IP 内容)的项目往往更倾向于搭建 L2,这意味着更高的估值天花板和更广泛的用户定向。

开发者可基于已有 Arbitum L2 链(One、Nova、测试 Goerli)构建专属应用链,可在共识机制、治理模式、费用代币、隐私等方面灵活选择。相较于 OP Stack,它给予了开发者高度自治的经济模型等选择方案。

图 3 来源:网络公开材料

日前专注游戏的 Sanko GameCorp、Layer 3 区块链 Xai 等成为 Arbitrum Orbit 第一批合作伙伴 。以太坊扩容项目 AltLayer 也宣布支持 Layer 3 区块链 Arbitrum Orbit。衍生品交易平台 Syndr 宣布基于 Arbitrum Orbit 推出测试网,成为首个 Arbitrum Orbit Chain 生态 DeFi 协议。

在社交和游戏板块占据优势的 Arbitrum 在 Orbit 链的布局动作丝毫不慢于 OP Stack,但它也有自己的问题,Arbitrum Orbit 数据可用层限定为 Arbitrum One,商用需要经过 Arbitrum 基金会或者 DAO 的批准,Arbitrum Orbit 链并不是一个完全隔离的区块链网络,互操作性功能也尚未开放,对开发者不像 OP Stack 那么友好开放。

总结

“一键发链”的模块化组件竞争刚刚开始,OP Stack 依托早期介入和机构协作共同体方面的优势,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生态自由度、繁荣度、体量规模均居首位,但 Arbitrum Orbit 高度可定制,非常适合在游戏、社交等高容量的用例,借助其 L2 巨大的网络效应可能解锁更多的新玩法。

与此同时,擅长于营销和整合资源的 Polygon CDK、专注高效安全的 ZK Stack 等替代性方案也已陆续加入战场,谁胜谁负尚不可知,但不断保持创新迭代和开放透明、坚持去中心化的 L2 Stack 将才能获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而生态的繁荣是否能对现有治理代币进行赋能仍需长期观察。

了解更多关于Web3:https://www.gateweb.space/web3


作者:Peter L.,Gate.io研究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本文内容为原创,版权为Gate.io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一下
目录
gate logo
Gate
即刻交易
加入 Gate 赢取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