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召集令】
廣場家人們注意啦!Gate Travel 已經上線~ 機票+酒店一站式預訂,還能用加密貨幣直接付款 💸
所以說,你的錢包和你的旅行夢終於可以談戀愛了 😎 💕
現在廣場開啓 #GateTravel旅行分享官# 活動,邀你來秀旅行靈感 & 使用體驗!💡
🌴 參與方式:
1️⃣ 在【廣場】帶話題 #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 發帖
2️⃣ 你可以:
你最想用 Gate Travel 去的目的地(私藏小島 or 網紅打卡點都行)
講講用 Gate Travel 訂票/訂酒店的奇妙體驗
放放省錢/使用攻略,讓大家省到笑出聲
或者直接寫一篇輕鬆的 Gate Travel 旅行小故事
📦 獎勵安排,走起:
🏆 優秀分享官(1 名):Gate 旅行露營套裝
🎖️ 熱門分享官(3 名):Gate 旅行速乾套裝
🎉 幸運參與獎(5 名):Gate 國際米蘭旅行小夜燈
*海外用戶 旅行露營套裝 以 $100 合約體驗券,旅行速乾套裝 以 $50 合約體驗券折算,國際米蘭旅行小夜燈以 $30合約體驗券折算。
📌 優質內容將有機會得到官方帳號轉發翻牌提升社區曝光!
📌 帖文將綜合互動量、內容豐富度和創意評分。禁止小號刷貼,原創分享更容易脫穎而出!
🕒 8月20 18:00 - 8月28日 24:00 UTC+
貝萊德再度加碼比特幣!增持Michael Saylor的Strategy持股至5%
資產管理巨頭貝萊德 (BlackRock) 近日增持了 Michael Saylor 領導的 Strategy 持股至 5%,進一步加強其對比特幣的投資興趣。此次增持恰逢微策略 (MicroStrategy) 更名為 Strategy,並採用比特幣主題的品牌形象之際。
(微策略更名重塑品牌,財報揭露持續虧損,但 2025 恐有大額比特幣未實現收益稅)
貝萊德增持 Strategy 股份
根據 2 月 6 日提交給美國證交會 (SEC) 的文件顯示,貝萊德已將其在 Strategy (前微策略) 的持股比例提高至 5%,顯示出其對比特幣日益增長的機構興趣。然而這項投資消息似乎並未對 Strategy 的股價 (MSTR) 造成顯著影響,日內價格於 320 至 325 美元間徘徊。
此前,包括挪威主權財富基金以及韓國國民年金,都曾被曝光持有 Strategy 的股票,可以說是也間接參與了比特幣投資。
Bitcoin Treasuries 資料指出,作為全球最大的企業比特幣持有者,Strategy 目前持有 47.1 萬枚 BTC,市值約 455 億美元。這次來自貝萊德的增持,無疑將進一步鞏固該公司在比特幣市場的地位。
(從零了解微策略 MicroStrategy:從商業智慧 (BI) 到比特幣帝國的轉型之路)
貝萊德與 Strategy 繼續加碼比特幣投資
儘管近期比特幣價格多次進出 10 萬美元大關,但貝萊德及 Strategy 仍持續擴大對比特幣的投資。
據悉,Strategy 於第四季度認列了高達 10 億美元的數位資產減損,但似乎絲毫不減其繼續推動 「21/21 計劃」的決心,目標在未來三年 (自 2024 年 10 月 30 日起) 內增加 420 億美元的資本,其中包括 210 億美元的股本和 210 億美元的固定收益證券,用於收購比特幣,作為其儲備資產策略的一部分。
截至目前為止,微策略已發行 167 億股票、30 億可轉債,以及近 6 億的優先股 (微策略將其歸類在固定收益)。
(年配息 8% 還打八折發行!微策略永久優先股 STRK 誘人嗎?)
另一方面,貝萊德旗下的比特幣現貨 ETF (IBIT),則已成為全球跨傳統金融及加密貨幣領域的第 31 大 ETF,總資產管理規模已超過 568 億美元,佔美國所有比特幣現貨 ETF 總持倉的 48.7%。
不難看出,ETF 的流入對 2024 年的比特幣價格上漲有著顯著貢獻,SosoValue 資料顯示,至今已流入超過 406 億美元資金,並在去年 3 月及 11 月的兩度比特幣上漲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比特幣儲備法案於美國各州遍地開花
除了金融機構,美國各州對比特幣的興趣也持續增加。幾天前,肯塔基州成為美國第 16 個提出比特幣儲備相關法案的州。其他包括奧克拉荷馬、德克薩斯、及賓夕法尼亞等多個州,已開始推動比特幣立法,將其納入退休金及州儲備資產,以應對未來的經濟挑戰。
(比特幣成美國多州儲備新寵,奧克拉荷馬州、德州、賓州接連推動立法)
種種趨勢顯示,比特幣正逐步獲得美國政府及企業界的認可,未來或將成為更廣泛金融體系的一部分。隨著全球機構投資者及美國各州對比特幣的接受度提升,其長期價值及市場影響力無疑將持續增強。
這篇文章 貝萊德再度加碼比特幣!增持Michael Saylor的Strategy持股至5%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