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沒有告訴你的去美元化的真相

去美元化一直是經濟討論和發展中的一個重要話題。曾幾何時,去美元化被稱爲一種神話,一個最終會自行消失的過渡階段。然而,最近這個神話現在已成爲一個值得關注的合法現象。盡管是漸進的,但去美元化正證明是一個真正的障礙,傷害着美元。與此同時,這一發展也將美國多年來積累的聲望化爲烏有。

另請閱讀:三種經濟學引領去美元化:發生了什麼?

另請閱讀:3個經濟學理論引領去美元化:發生了什麼?## 華爾街沒有告訴我們關於美元脫軌的什麼?

1. 自給自足經濟的理念正在上升

圖片來源:Watcher Guru向上箭頭圖片來源:Watcher Guru在經濟術語中,自給自足或自給自足經濟是指那些學會處理自己經濟事務的經濟體。隨着美國迅速制裁國家,各國現在開始採取自給自足,導致它們變得自給自足。這一發展標志着對美元的低依賴,同時採取措施使國家依靠自己的資源生存。從地方貨幣的燃料和使用來看,這已成爲許多主要國家(包括金磚國家和東盟)中的一種常規現象。增加的美國制裁也迫使俄羅斯、伊朗和中國等國家在美元統治之外進行貿易。這也推動了美元的大量拋售,使經濟體在這一過程中變得自給自足。

美元正在崩潰。

100% 債務與GDP比率,且仍在增長。

一個希望實現-3%實際利率的總統。

而且外國人正在迅速撤回他們的錢。

RIP。pic.twitter.com/DCT8BRdSc7

— Spencer Hakimian (@SpencerHakimian) 2025 年 6 月 30 日

美元正在崩潰。

100% 債務對GDP比率且在增長。

一位希望實現-3%實際利率的總統。

而迅速撤回資金的外國人。

把。pic.twitter.com/DCT8BRdSc7

2. 人民幣與歐元的崛起

來源: 路透社 / Jason Lee美元 英鎊 歐元 人民幣 中國 金磚國家 貨幣來源: 路透社 / Jason Lee曾幾何時,美元不可戰勝。沒有任何貨幣能與美元的魅力相匹敵,更不用說展現出能夠顛覆美元的力量動態。如今,情況已發生變化。美元正處於護城河的邊緣,歐元和人民幣等貨幣正給予其強有力的競爭。根據路透社的報道,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促使各國在國際貿易中使用人民幣和歐元,這一制度旨在減少對美元資產的依賴,推動去美元化。

人民幣 (RMB) 國際化,準備迎接美元。

人民幣現在是全球貿易中使用第二多的貨幣

人民幣也是世界第三大支付貨幣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 @ 2025 上海陸家嘴論壇. pic.twitter.com/yPcTBQaHgv

— SL Kanthan (@Kanthan2030) 2025 年 6 月 18 日

人民幣 (RMB)走向國際,準備迎接美元。

人民幣現在是全球貿易中使用第二多的貨幣

人民幣也是世界第三大支付貨幣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 @ 2025 上海陸家嘴論壇。 pic.twitter.com/yPcTBQaHgv

3. 中央銀行的黃金購買熱潮預示着更大的情緒轉變

來源:Watcher Guru金條來源:Watcher Guru全球各大央行現在開始以大量的數量持有黃金。這一發展也標志着一種漸進的轉變。由於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銀行對黃金的轉向也在升級。隨着美元繼續顯示出疲弱的態勢,銀行現在開始將黃金作爲在經濟危機時期可以真正依賴的資產。這也削弱了投資者對美元資產的情緒,使其在長期內顯得不具吸引力。這一現象也引發了積極的去美元化,逐漸影響大衆情緒。

中央銀行已經弄清楚什麼是真正的儲備資產,並正在拋棄發達國家的債務,轉而選擇黃金。

黃金是貨幣,其他一切都是信用。 pic.twitter.com/o2dUacyPJ5

— 丹尼爾·拉卡爾 (@dlacalle_IA) 2025年8月15日

中央銀行已經弄清楚什麼是真正的儲備資產,並正在拋棄發達國家的債務,轉而青睞黃金。

黃金是貨幣,其他一切都是信用。 pic.twitter.com/o2dUacyPJ5

另請閱讀:去美元化:3個全球超級大國放棄美元進行加密石油交易

另請閱讀:去美元化:三大全球超級大國放棄美元進行加密油貿易

NOT-2.08%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