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社交新機遇:從代幣激勵到內容生態重構

深入探索Web3社交的機遇與使命

近期Web3輿論環境充滿戾氣,許多人將其視爲割韭菜的場所。然而,Web3社交領域一直有持續奮鬥的建設者。本文將梳理近8年來Web3社交的發展歷程,總結經驗教訓,探討潛在機遇。

Web3社交雖未成熟,但發展成果可圈可點。隨着技術進步和門檻降低,真正的產品湧現或許就在眼前。

深入探索Web3社交的機遇與使命

Web3社交的底層需求理論

成功產品建立在堅實需求之上。Web3項目常被詬病無法與實體經濟結合,我們需從根本上證明社交對Web3的需求。

人作爲社會動物有天然社交需求,這已被反復驗證。人需要與他人建立聯繫,感知他人情緒態度,獲得反饋以修正自我。這種需求如同喫飯呼吸般不可或缺。

持有代幣是全新的連結方式。開放可驗證的數據庫擴大了從連結獲得的信息維度。新的信息環境將孕育新型社交關係和交互方式。

互聯網社交行爲主要源於自我展示、情緒宣泄和尋求認同的需求。互聯網創造了更多社交場景,從論壇、即時通訊到社交媒體、遊戲空間等。新場景包含不同人際網路和內容呈現方式,催生了一批成功項目。

規模經濟是互聯網社交的顯著特徵。無法在特定人羣和目的下建立規模經濟的社交項目難以生存。Web3社交規模遠不及Web2巨頭,如何突破規模劣勢是關鍵挑戰。

Web3的獨特優勢在於跨數據庫、可組合的社交界面,以及以代幣量化權利的互動場景。近年來Web3行業爲獲得局部社交市場的規模優勢付出了巨大努力。

Web3社交的發展脈絡

Web3社交呈現兩個平行發展趨勢:

  1. 發展去中心化社交技術標準
  2. 利用社交建立代幣共識

去中心化社交技術標準的競爭

互聯網社交平台掌握巨大權力,可能導致嚴重後果。因此去中心化社交解決方案是剛需。

去中心化社交需要在通訊協議、數據和應用上突破。新一代項目如Bluesky、Nostr、Lens、Farcaster等提出了自己的去中心化社交協議,在保留部分中心化屬性的基礎上取得長足進步。

技術已不是主要問題,關鍵在於如何突破規模劣勢。代幣激勵成爲多數項目的直接手段。

然而,代幣激勵在社交環境下面臨兩大困境:

  1. 社交內容主觀價值難以判斷,代幣激勵有效性存疑。
  2. 代幣激勵面臨女巫攻擊。

以STEEM爲例,其最初在代幣激勵內容、數據可用層等多方面進行創新。但隨着共識崩塌,女巫攻擊盛行,基於代幣加權的內容生產和推薦系統逐漸失效。

後續許多項目如Torum、BBS等採用代幣激勵擴張規模,但違背了社交的"非金錢回報"要素。外部物質回報會降低內在心理回報,導致社交效率降低。

Farcaster上的Degen通過打賞送出部分代幣,引入加密社交的金融屬性創造財富效應。這種用Meme代幣助推社交項目的方式更爲優越。Degen配合Frames的創新可能性,引發了Farcaster生態的繁榮。

內容自主革命階段性挫折

Web3社交的起點應在2016-2017年。早期項目嘗試內容"上鏈",並在此基礎上實現內容資產化。

Mirror等項目實現了內容上鏈、無人可篡改,並可將內容鑄造爲NFT交易。但由於缺乏有效運營和用戶基礎,這類項目難以形成規模。

內容資產化面臨的主要障礙是:在互聯網時代,內容可確權但承載的信息易於轉移。直接以內容爲價值錨發行資產暫時缺乏成功案例。

另一原因是時機不對。盡管理性上認爲個人信息價值昂貴,但用戶實際並不太在意自身內容主權。

注意力主權的新徵程:內容推薦系統的發展

STEEM啓發了一批區塊鏈項目,其代幣質押加權投票爲內容排序的創意被多次借鑑。

Yup、Wormhole3等項目嘗試利用代幣質押權重對Web2平台內容進行重組推薦。但這類簡單排序+標籤分類的推薦難以與智能算法抗衡。

經驗表明:即使是低成本代幣激勵,也必須激勵先進的生產方式。Phavor等項目轉向利用Web3數據庫做跨數據庫推薦中間件。鏈上數據參與系統決策是Web3與Web2推薦系統的本質差異。

BlueSky創造的"訂閱流生成器"將推薦算法與通訊協議結合,允許用戶訂閱自選算法,是一種創新嘗試。

Debank的社交模塊潛力巨大。其badge和帳戶展示結合stream達到了許多專注badge項目難以企及的高度。未來結合更多鏈上活動數據,有助於提高內容推薦的準確度。

總體來看,去中心化社交發展現狀是:

  1. 代幣激勵規模策略不順利,未找到突出規模優勢的獨立用戶羣。
  2. 內容上鏈、用戶自主社交資產在缺乏規模的情況下難以引起重視。
  3. 內容推薦系統持續發展,經多輪迭代露出曙光。

未來可能的突破方向是:在Web3用戶中尋找獨有的規模優勢,利用代幣引入金融屬性,創造全新的關係和互動可能。

值得關注的積極嘗試包括:

  • TGbot:將交易直接引入社交,實現社交與交易無縫銜接。
  • Farcaster:將資產發行引入社交場景,吸引更多團隊和項目參與,促進生態繁榮。

社交資產代幣化

Web3社交的另一進化路線是利用社交進行發幣。對項目方是融資手段,對用戶可能是一種金融產品。關鍵在於如何建立代幣價值共識和流動性。

歷史經驗給出三種建立價值共識的方式:

  1. 注意力代幣化: 創造代幣注意力的要素包括內容、KOL、社群和財富效應。Farcaster的frames、ERC404、Donut等從不同技術層面增強發幣的Meme屬性。但Meme代幣共識難以持久,易陷入價值與流動性的雙向螺旋塌陷。

  2. 社交關係代幣化: 將社交關係的價值注入代幣,如DAO項目和Friend.tech等。通過社交關係的許可建立代幣價值。

  3. 內容代幣化: 強調代幣與內容產權的關係。從Mirror、Paragraph到Lens、Farcaster,始終關注內容產權的資產化功能。但目前缺乏實際應用,需要等待大部分確權業務向區塊鏈遷移,維權路徑成熟後才能展現經濟價值。

Bonding curve解決了小規模項目的流動性成本問題。Friend.tech提出的陡峭版bonding curve大幅降低了個人代幣提供流動性的運營成本。Bodhi、DeBox等項目也在各自領域嘗試新的價格曲線。

Pump.fun發明了分段式bonding curve,在不同籌資階段採用不同曲線,是流動性供給上的創新。

深入探索Web3社交的機遇與使命

Web3社交的機遇與使命

兩個週期以來,Web3社交雖然在探索中不斷失敗,但進步仍然顯著:

  • 前端從PC端到移動端,再到漸進式Web應用
  • 錢包登入從助記詞到MPC和抽象帳戶
  • 區塊鏈基礎設施進步降低記帳成本,提升交易速度
  • 社交協議層爲實現去中心化社交可用性主動搭建layer3
  • 網路擴容提升用戶體驗,支持更多並發信息

嵌入式社交場景是行業創新方向。開源項目和數據庫的特性使得社交功能可以無縫嵌入各種交互中。

中間件方面也取得諸多成就,如鏈上數據整合、分析、標籤化,基於博弈論的代幣行爲管理,豐富的流動性提供方案等。

相比上一周期,基礎設施和工具更加完善,Web3原住民不斷增加,Meme代幣和NFT通過多個波段教育潛在用戶。

社交創新仍有機會,如最近推出的ReelShort主打短劇內容,爲小規模內容創作者提供低成本社交媒體平台解決方案。

多巴胺,大衆的鴉片,Web3的解藥

當前主流社交平台已經很少有純文字和圖片的產品,流媒體佔據主導。頂流短視頻平台充斥着娛樂性極強的內容,而Web3社交平台上的內容往往缺乏吸引力。

要實現Web3社交的大規模採用,需要將其與有吸引力的內容結合。過去的內容激勵方式往往忽視了頭部創作者的價值。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是:讓每個內容創作者成爲小經濟循環的核心,自由選擇適合的協議和工具,通過代幣讓其他參與者加入經濟循環。

Web3社交的藍圖

設想一個結合多種Web3技術的內容制作和分發方案:

  • 採用去中心化媒體解決方案(如farcaster+livepeer)制作和發布內容
  • 對早期觀衆進行內容代幣空投
  • 持幣用戶可影響劇情走向、參與角色選擇等
  • 通過frames直接售賣劇中相關產品
  • 角色擁有獨立粉絲代幣系統
  • 特殊內容需要組合代幣解鎖
  • 劇中發行的新幣同步在現實中發售
  • 通過策展工具出售、出租外溢流量
  • 剪輯後的內容同步在Web2平台上映

這種模式將爲用戶提供更豐富的參與體驗,實現Web2難以達到的互動效果。

深入探索Web3社交的機遇與使命

Web3的使命

Web3革命的底層是自由主義。其使命是將被中心化奪去的權利還給每個自然人,提供更多選擇,而非強加理想。

結語

Web3社交面臨技術不成熟和組織形態問題的雙重挑戰。未來可能以內容發行方爲核心,圍繞用戶和關聯服務提供商構建生態。

如何利用Web3技術增強用戶社交交互性是關鍵。尋找內容與社群在去中心化環境下更好交互的方式,將決定Web3社交能否真正聚集流量並落地。

深入探索Web3社交的機遇與使命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2
  • 分享
留言
0/400
GateUser-44a00d6cvip
· 08-06 01:34
炒起来不就完事了
回復0
0xLostKeyvip
· 08-06 01:21
割韭菜也得讲技术啊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