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NERO发帖挑战# 秀觀點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Gate NERO生態周來襲!發帖秀出NERO項目洞察和活動實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優質發帖用戶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參與:
1️⃣ 調研NERO項目
對NERO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NERO生態周相關活動,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NERO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以下活動連結):
NERO Chain (NERO) 生態周:Gate 已上線 NERO 現貨交易,爲回饋平台用戶,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餘幣寶已上線 NERO,邀您體驗。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質量帖子Tips:
教程越詳細、圖片越直觀、互動量越高,獲獎幾率越大!
市場見解獨到、真實參與經歷、有帶新互動者,評選將優先考慮。
帖子需原創,字數不少於250字,且需獲得至少3條有效互動
維基百科的成功之道:公共物品運營的典範與未來挑戰
維基百科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公共物品運營的典範與挑戰
互聯網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物品莫過於維基百科。自2001年創立以來,維基百科通過開放的用戶編輯模式,匯聚了全球智慧,成爲了當今最大的在線百科全書。截至目前,維基百科已擁有超過300種語言版本,收錄條目超過6200萬個,月訪問量高達60億次以上,穩居全球十大最受歡迎網站之列。
在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今天,維基百科的價值更是難以估量。有研究表明,維基百科可能是ChatGPT等大語言模型最重要的單一數據來源之一,佔其訓練數據的3%-5%。對此,西蒙弗雷澤大學教員尼古拉斯·文森特甚至斷言:"沒有維基百科,生成式人工智能就不會存在。"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維基百科並非一家商業化的私營機構,而是"全世界最大的無商業廣告的網站"。對於變現能力有限、生存週期普遍較短的Web2公共物品而言,維基百科能以非商業化模式運營至今並保持如此龐大的規模,實屬難得。
維基百科前CEO Katherine Maher曾在2021年表示:"如果維基百科不是在21世紀初創立,在今天這個碎片化、商業化的互聯網世界裏,它根本無法誕生。"那麼,維基百科究竟如何達到如今的影響力?其中的奧祕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UGC:開創性的內容生成模式
維基百科的開放編輯模式可以追溯到其創立之初。其前身Nupedia採用嚴格的多級審核制度,導致內容生成速度緩慢。爲了提高效率,拉裏·桑格提出了"Wiki"的概念,允許用戶自由上傳和編輯內容。這種被稱爲UGC(User-Generated Content)的模式很快就打破了傳統百科全書由專家和出版商主導的形式。
UGC模式使維基百科能夠靈活收錄非學術但具有關注度的熱點事件,迅速捕獲了用戶心智。2001年1月上線後,維基百科迅速超越了Nupedia。如今,全球仍有數百萬志願者參與編輯和維護,每分鍾約有300次編輯事件發生。
然而,開放編輯也帶來了內容準確性的問題。爲此,維基百科採取了多重保障措施:
提供詞條回退功能,允許用戶將被惡意修改的內容恢復到舊版本。
廣泛使用bot自動糾正簡單錯誤。
建立三層人工審核機制:普通用戶可修改、回退、討論;管理員和巡查員擁有更高權限;仲裁委員會作爲最後的解決手段。
採用CC BY-SA 4.0等開源內容許可協議,允許用戶自由分享或改編內容,但需遵守一定規則。
現金流分析:依靠捐款支撐運營
與其他大型互聯網平台不同,維基百科幾乎不可能通過廣告或會員制變現。那麼,它如何獲取穩定的現金流呢?
維基百科背後的維基媒體基金會主要通過以下方式籌集資金:
用戶捐贈:佔總收入的90%以上,平均每位捐贈者貢獻約11美元。
大型企業和基金會資助:如谷歌、微軟和蓋茨基金會等。
公益項目贈款:如"Reading Wikipedia in the Classroom"項目。
Wikimedia Enterprise服務:爲大型科技企業提供付費API。
維基媒體在線商店:銷售週邊商品。
投資活動:2023年獲利約650萬美元。
在支出方面,2022財年維基基金會總支出達1.69億美元,主要用於:
員工薪酬和福利:佔60%,用於技術團隊和社區人員。
服務器維護和技術資源:維護全球6個數據中心。
社區建設:佔14%,用於組織各種活動和獎勵。
專業服務:包括法律諮詢、外部技術支持和會計審計等。
管理費用:辦公設施租賃及日常管理。
募捐活動支出:佔4%。
維基百科面臨的挑戰
盡管維基百科在公共物品運營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仍面臨諸多挑戰:
經濟來源的不穩定性:主要依賴用戶捐贈,易受外部因素影響。
商業化嘗試引發爭議:如付費API可能影響平台中立性。
"超募"和"騙捐"質疑:外界對募款文案和資金使用存疑。
內部管理矛盾:社區與基金會在資源分配等問題上存在分歧。
志願者多樣性不足:關於女性、少數族裔和非英語地區的內容常被忽視。
內容質量和用戶規模可能下降:受AI等因素影響。
總結
維基百科的成功爲公共物品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它通過穩定的經濟來源、高效的資金利用、透明的財務管理和深度的社區參與,成功應對了互聯網時代的挑戰。然而,維基百科的運營並非完美,存在諸多爭議和問題,這些都是其他公共物品構建者需要警惕的。
未來,公共物品的可持續發展將面臨更多復雜的環境變化,包括用戶注意力分散、運營成本上升、法規調整以及用戶需求演變等。這要求公共物品不僅要持續吸引用戶參與,還需探索更多收入來源,以開闢穩健的可持續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