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插入硬幣以繼續

GameFi — 這是區塊鏈行業中最具爭議性的方向之一。從在遊戲中獲得被動收入的響亮承諾到大規模的失望和一些關鍵項目的崩潰,這條路並不平坦。

在2025年,行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放棄投機性的炒作,提高平台和遊戲機制的質量,以及適應玩家和投資者的實際需求。本文分析了GameFi的演變、關鍵挑戰和市場發展的前景。

發生了什麼

在2020–2021年,隨着去中心化金融的漲(DeFi),簡單的遊戲機制,如CryptoKitties等項目,加入了Play-to-Earn模式(P2E)。它允許用戶通過活動賺取代幣,這吸引了數百萬用戶,特別是在經濟不穩定的國家。

因此,在受歡迎的高峯期,Axie Infinity 項目允許來自菲律賓和委內瑞拉的玩家獲得高於平均工資的收入:他們購買 NFT 寵物,參加戰鬥,並以 Smooth Love Potion (SLP) 代幣的形式獲得獎勵。

然而,P2E模型證明在經濟上不穩定。2021年經歷了急劇的漲後,Axie Infinity經歷了顯著的下滑:用戶基礎縮減了近90%,而代幣價格下降。

根據Nansen在2022年的研究,模型建立在不斷湧入新玩家的前提下——這使得系統變得脆弱。大規模的利潤鎖定和將資金提取爲法幣加大了對SLP代幣的壓力,啓動了“死亡螺旋”。結果,其價值在一年內下降了約86%。

與 The Sandbox 的情況相似——盡管與知名品牌的合作,項目仍未能留住用戶。根據 Messari 的數據,到 2025 年 3 月 1 日,The Sandbox 的市值爲 $661.7 萬 ($13 億在 2024 年 12 月 )。SAND 代幣的價格從 $0.54 降至 $0.27,三個月內損失超過 50%.

但最具代表性的是 Decentraland 的案例——盡管擁有炒作的地位,元宇宙卻一直面臨活動的持續下降:在2022年10月,系統每天的交易量不足1000筆。

最初的GameFi項目的架構特點最初帶來了一系列問題:

  1. 投機性代幣經濟。 玩家和公會的主要動機是快速獲利,這導致他們在項目之間不斷遷移,以尋找最大收益。在這種情況下,許多GameFi項目的代幣價格主要依賴於新玩家的湧入,而遊戲內經濟並沒有基於資產的實際使用,成爲短期炒作的燃料。
  2. 弱遊戲玩法。 開發者急於發布產品,往往忽視了主要元素——遊戲過程的質量。結果,這些項目很快失去了用戶的參與度。
  3. 高門檻。 傳統的GameFi入門本身就是一個任務。設置加密錢包、購買代幣、與DeFi界面互動和支付手續費的困難給新手造成了顯著的障礙。採用Pay-to-Win模型的遊戲,贏家是那些爲高價NFT等必要資產支付費用的人,在觀衆眼中失去了激勵價值。
  4. 缺乏AAA級別。 在遊戲開發中,「三A」指的是具有大規模預算、深度開發和類似Bethesda或Blizzard等工作室質量的項目。在Web3中沒有真正的AAA開發的類似物:大型發行商不急於進入實驗領域,而初創公司缺乏完成整個制作週期的資源。這阻礙了GameFi向主流的整合。

發生了什麼

在第一代GameFi項目失敗後,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的批評——無論是來自傳統玩家還是加密社區。許多團隊退出了,但有一部分留下來並開始全面重構該領域的架構。項目開始重新思考方法,包括在生產中納入以下要點。

合理的代幣經濟。 以賺取爲核心的Play-to-Earn模型,常常與遊戲玩法的質量相悖。它被Play-and-Earn的方法所取代——在這種情況下,遊戲過程優先,而收入成爲一種愉快的額外收益。在成功的項目中,如Pixels和Big Time,代幣發揮着實用功能:它們提供訪問事件、升級、DAO投票的權限。獎勵是有限的,遊戲內經濟是平衡的。

更新的用戶體驗。 爲了解決以太坊高費用和慢交易的問題,GameFi項目正在轉向L2解決方案:Arbitrum、ZKsync、Starknet。這大大降低了操作成本,並使用戶體驗接近於熟悉的Web2水平。

在過去一年中,以太坊的L2解決方案中總共鎖定的資本達到了334.5億美元。最大的市場是Arbitrum One、Base和OP Mainnet。數據來源:L2BEAT。同時,入駐流程變得更加簡化:出現了無密碼授權、帳戶抽象和訂閱模型。玩家無需再了解區塊鏈的復雜性——他們只需進入遊戲並暢玩。

Delphi Digital的分析師強調,第二層解決方案在改善用戶體驗和降低交易成本方面發揮着關鍵作用。在報告The Complete Guide to Rollups中,他們詳細描述了ZK-rollup和“樂觀”rollup的優點——從可擴展性到成本最小化,這對遊戲dapp至關重要。

混合遊戲設計。 以前只需創建一個代幣即可啓動項目。現在,GameFi社區在機制深度、界面便利性和參與度方面與Web2遊戲開發競爭。

許多項目回歸到經過驗證的貨幣化模型:內購(皮膚、升級、角色)仍然是可選的,不會影響平衡。這允許實施免費遊戲(Free-to-Play),其中NFT可以通過遊戲內成就或掉落獲得,而無需在起步時進行強制投資。

這種方法降低了新用戶的門檻,並形成了一個公平的遊戲環境。一個例子是 Big Time,在那裏 NFT 僅用於定制,並不在遊戲過程中給予優勢。

UGC生態系統的漲幅。 用戶生成內容的遊戲成爲了一個關鍵趨勢。通過DAO社區和內置編輯器,玩家創建自己的地圖、模式和物品,這些都影響着項目的發展並帶來收益。

對進行大規模GameFi架構重組的項目可以歸類爲:

  • Axie Infinity.** 在大規模黑客攻擊後,團隊專注於推出新的 Ronin 2.0 區塊鏈,更新經濟系統,並從激進的 Play-to-Earn 轉向 Play-and-Earn 模式,強調遊戲玩法和玩家留存;
  • Decentraland.** 積極發展DAO治理和用戶內容的集成,改善用戶體驗並通過活動和經濟激勵提高參與度;
  • Illuvium.** 在公測版發布後,團隊專注於代幣經濟的平衡和遊戲過程的擴展,加強RPG機制並提供新的參與方式。

在2025年變得明顯:GameFi不會停止,而是會轉型。

接下來是什麼:人工智能、增強現實/虛擬現實和跨鏈遊戲

在地平線上——更深層次的變革。人工智能的整合使得能夠創造適應性的遊戲體驗:動態 NPC、程序化敘事和個性化的場景。例如,開發者使用 LLM,這些模型會學習並適應玩家的行爲。

公司NVIDIA已經在測試名爲ACE的自主遊戲角色——它們能夠進行對話,適應玩家的行爲,並在戰鬥中幫助玩家,正如在PUBG基礎上的演示所展示的那樣。AR/VR和空間計算的發展也在加速:科學家們使用強化學習來動態程序生成故事情節的AR世界。

跨鏈遊戲解決了碎片化的問題:跨鏈通信協議(IBC)和跨鏈互操作協議(Chainlink CCIP)允許NFT和其他代幣在鏈之間自由移動,這對構建多遊戲生態系統至關重要。這一切都擴大了GameFi作爲長期生態系統的潛力,並增強了其對新玩家和開發者的吸引力。

已經可以說,GameFi行業經歷了嚴格的篩選:隨着炒作的消退,實用主義取而代之。與其追逐代幣,不如進行假設測試和篩選有效的解決方案。

在贏家中,有L2技術和ZK-rollups、便捷的入駐工具、Play-and-Earn模型,以及UGC和DAO生態系統。注意力轉向了關鍵指標:每日活躍用戶(DAU)、留存率、TVL和NFT交易量。

與此同時,AR和VR技術的發展正在將遊戲世界轉變爲更加沉浸式和社交豐富的空間。

到2025年,GameFi將不再是實驗,而是一個正在形成的細分市場,具有明確的邏輯,優先考慮的是遊戲機制和優質產品。大衆接受還在前方,但爲了實現這一目標,生態系統具備必要的基礎設施和成熟的社區。

文本:卡捷琳娜·科斯滕科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