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加密VC預測2025:比特幣20萬美元可期 RWA和AI成熱門賽道
加密VC眼中的2025:市場演繹與潛在機會
隨着2025年的到來,加密行業正站在新的發展節點上。過去一年,市場經歷了復蘇、創新與調整,頭部項目鞏固地位,新興賽道悄然崛起。作爲行業發展的風向標,VC不僅見證了市場變化,也在塑造着行業走向。
本文匯集了多位頂級VC的觀點,回顧了2024年的高光時刻,分析當前市場機遇與挑戰,並對未來趨勢做出預測。讓我們一起探討加密行業的"昨天、今天與明天"。
2024年最印象深刻的項目
過去一年,加密行業在市場回暖和技術創新的推動下迎來新的增長。一些項目憑藉獨特的技術路徑或商業模式,在行業內外留下深刻印記。
Hyperliquid作爲性能卓越的永續合約DEX起步,吸引大量用戶。其代幣發行沒有VC參與,成爲加密史上最成功的空投之一。平台正在擴展產品,推出HyperEVM生態系統,增加現貨生態實用性。
Pump.fun成功將"Meme發射平台"推向頂級敘事,引爆Meme市場熱潮。這表明Web3項目可通過構建實用、高體驗和契合市場需求的產品獲得成功。
DeFi領域,AAVE、Compound等成熟借貸協議復興,Morpho、Euler、Ajna等高質量新玩家出現,值得關注。
Pudgy Penguin以一己之力帶動NFT賽道復興,展現出Web2+Web3融合思維的強大能量。
Ethena的USDE穩定幣表現亮眼,通過CEX建立頭寸獲利,與BlackRock合作確保長期可行性。
比特幣市場行情預測
2024年比特幣漲幅顯著,主要受益於現貨ETF、減半事件和美國大選後樂觀情緒。展望2025年,多位VC認爲牛市有望持續,突破20萬美元概率較大。
有觀點認爲,基於技術指標Pi Cycle和2Y MA Multiplier,比特幣頂部可能在20萬美元附近。也有VC預測下一階段性頂點在12-15萬美元,之後在10-15萬美元間震蕩。
與往年不同,本輪市場將受ETF帶來的外部流動性和儲備政策影響,可能維持震蕩上升趨勢,逐步邁向更高價格水平。
Meme和"VC幣"之爭
"VC幣"爭議是2024年的重要議題。有觀點認爲,大規模VC基金難以帶來超額收益,應關注早期項目支持真正創新。
Meme與VC幣之爭本質是市場存量資金與流動性的競爭。Meme幣因全流通和公平分發契合散戶心理,但多數難以具備長期價值支撐。
解決VC幣困境需要經歷完整牛熊週期,重塑信任與公平。項目方應思考實際應用場景、穩定現金流和活躍社區。Token設計需考慮實際用途和社區價值,加強利益綁定。
2025年潛力賽道和項目
RWA(Real World Asset)有望實現區塊鏈爲全球主流金融資產記帳,滲透率提升空間巨大。
再質押作爲2024年大敘事,可能在2025年迎來高潮。ZK系項目(如RiscZero、Ingonyama)市場潛力逐漸顯現。
AI Agent在交易決策、DeFi優化和資產管理方面展現前景。
PayFi賽道備受關注,能實現無縫低成本支付的生態系統正快速發展。
AI與區塊鏈融合成爲重要方向,去中心化AI基礎設施和Agent迅速崛起。
"Mass Adoption"突破
支付領域有望成爲區塊鏈"Mass Adoption"首個突破口。穩定幣在非美元國家展現優勢,一旦合規框架確立,將催生各類創新項目。
Solana生態在散戶層面具領先優勢。新的前端用戶體驗和嵌入式DeFi將推動普及。
比特幣ETF通過後,市場波動可能降低,從急熊急牛轉向長期慢牛。
牛市階段判斷
當前可能處於牛市中期階段。ETF approval後,比特幣納入監管框架,將降低市場波動。未來難見短期大幅下跌,市場或轉向長期慢牛。
機構積累比特幣趨勢顯著,大規模暴跌可能性降低。短期內比特幣或已完成牛市進程一半。
散戶投資建議
聚焦高確定性賽道,如BTC、Meme幣和AI敘事。謹慎投資缺乏新敘事的老山寨幣。
順勢而爲,理解市場趨勢,緊跟熱點。
準備"可損失資金",及時提取成本,避免過度槓杆。
重視風險管理,優先考慮藍籌資產。使用硬體錢包等安全工具。
關注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項目,避免追逐短期趨勢。
保持敬畏之心,把風險放在首位。加強自身修煉,提升專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