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加密期權市場演進:從獨立代幣到訂單簿,未來挑戰與機遇並存
期權市場:從歷史到現在,潛力仍在探索中
加密貨幣衍生品市場與傳統金融市場有很大不同。永續合約每月交易量約2萬億美元,是期權(每月約1000億美元)的20倍。這種差異源於加密貨幣市場從零開始構建了自己的生態系統,而不是繼承傳統金融的現有模式。
無監管環境爲創新創造了空間。BitMEX率先推出了永續期貨,這種沒有交割日期的期貨立即成爲交易者最喜愛的槓杆工具。相比之下,期權交易需要同時考慮多個變量,學習曲線較陡。
鏈上期權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初期採用獨立代幣模式,每個期權都是單獨的ERC20代幣。這種模式在DeFi Summer期間因高昂的Gas費而崩潰。
流動性池模式允許用戶向公共金庫提供流動性,智能合約爲期權買賣報價。但這種模式在市場劇烈波動時容易遭受重創。
訂單簿模式試圖在鏈上復制Deribit的中央限價訂單簿,但面臨流動性問題。
期權流動性正從AMM流向訂單簿。Derive等平台通過配備跨保證金風險引擎的訂單簿,吸引了專業做市商,處理了大部分鏈上期權交易量。
期權市場面臨的主要挑戰是資本效率。專業做市商需要能在多個頭寸中高效運作抵押品。強制爲每個頭寸單獨鎖定抵押品的協議最終都失去了流動性。
未來,期權可能通過"基礎設施優先"的方式發展。需要深厚流動性池、即時對沖能力、快速清算以及統一的保證金系統等基礎設施支持。隨着加密基礎設施逐漸成熟,機構級流動性有望通過可靠的基礎設施上鏈,支持跨保證金系統和可組合對沖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