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歐盟在數據中心競爭中獲勝,而超大規模企業卻失利
下一個十年將由地區主義的回歸來定義,因爲公民對外國戰爭、國際關稅感到厭倦,並想知道他們第二天在誘高上會支付多少,基於遙遠地方看似任意的事件。隨着美國開始更加關注國內問題,後全球化時代正在到來。
像所有新時代一樣,與過去的斷裂不會是幹淨的;一個世紀的世界警察角色是一種不容易打破的習慣,而美國仍然容易卷入全球衝突。不同之處在於,現在它是出於不情願而不是急於行動。
隨着美國在保護主義的保護傘下退縮,許多大型科技公司也正被擠出曾經佔據主導地位的地區。這個趨勢在歐洲尤爲明顯,那裏正在進行雲計算領域的徹底變革。
超級計算商縮減規模
運營大規模雲計算和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超大規模企業在歐洲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正如在大多數全球地區一樣,已經超過十年。亞馬遜 (AWS)、微軟Azure、谷歌雲和Meta是這些巨頭,其規模經濟使他們能夠削弱當地競爭並在雲計算領域獲得緊握的控制權。但突然間,這種控制力正在減弱。
美國單獨行動,擺脫全球盟友的補貼負擔,這種決策具有雙重意義。它的合作夥伴開始質疑他們從中獲得了什麼,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商業上。多年來,歐洲對其對美國科技巨頭雲服務的依賴表示擔憂,指出了數據主權和經濟獨立的風險。
現在,歐洲大陸正在果斷採取行動,聯合抵制美國霸權。如果他們想要施加懲罰性貿易關稅並撤回大西洋那邊,那就讓他們去吧,這是推理的邏輯。烏克蘭戰爭已經給歐洲人上了一課,讓他們意識到依賴外國資源的危險,這場戰爭切斷了俄羅斯的供應線,導致歐盟的能源價格飆升。
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裏,唯一的確定性就是依靠自己,這意味着轉向國內市場,提升從可再生能源到數據中心的所有產品的生產。
帶回家
歐盟對數據中心主權的推動因對集中式雲服務提供商相關脆弱性的日益認知而加劇。存儲在美國大型雲服務商的數據受到美國法律的管轄,例如《CLOUD法案》,該法案可以強迫公司交出數據,無論數據存儲在哪裏。美國大型科技公司,如AWS,正在展示在歐洲建立所謂的區域主權運營,但很少有人信服。
高調事件,例如2023年的Schrems III裁決,涉及歐盟隱私標準與美國監控法律之間的長期緊張關係,進一步暴露了跨大西洋數據傳輸的脆弱性。再加上美國不可預測的政治氣候,監管變化可能會在一夜之間擾亂商業,難怪歐洲在尋求替代方案。
將這與歐盟的做法進行對比。該聯盟在像Gaia-X這樣的倡議上加倍努力,這是一個數據主權的框架,還有更嚴格的GDPR執行,優先考慮用戶隱私。但真正的遊戲規則改變者是歐盟對創新模型的開放態度。區域雲服務提供商正在獲得關注,政策支持地方數據存儲和處理。
來自非美國投資者,特別是那些位於亞洲和中東的投資者,正大量湧入歐洲數據中心,德國和荷蘭等國正在成爲中心。這一湧入不僅僅是資本問題——這關係到分散對單一市場過度依賴的技術和地緣政治風險。
去中心化數據
歐盟尋找美國替代方案的一個結果是,它激發了對一種在許多方面與超大規模計算相對立的技術的興趣。去中心化網路現在正受到追捧。與傳統的超大規模計算商不同,後者在龐大的集中設施中集中數據,去中心化網路則在多個節點之間分配資源。
因此,這些去中心化的雲系統對單點故障的脆弱性較低,無論是來自網路攻擊、自然災害還是政治幹預。
包括芬蘭電子公司諾基亞在內的知名投資者已經認識到這一潛力,並正在向去中心化雲基礎設施注入資金。曾經是手機行業的巨頭,諾基亞已重新塑造自己,成爲雲計算的關鍵參與者,押注於優先考慮安全性和可擴展性的解決方案,而非集中控制。
這種去中心化的方法與歐洲更廣泛的數字戰略相一致。通過形成一個互聯的、區域管理的數據中心網路,歐盟正在建立一個在地方控制與全球覆蓋之間取得平衡的雲生態系統。
對於企業來說,這意味着更快、更安全的數據訪問,而無需經歷跨洲轉移的延遲問題。對於政府而言,它確保遵守嚴格的隱私法律。而對於創新者——例如人工智能初創公司或遊戲工作室——它提供了一個靈活的替代方案,以應對超大規模服務商的僵化定價模型。
時代在變
批評者聲稱,歐洲供應商缺乏競爭規模,區域解決方案可能導致全球互聯網的碎片化。但這種觀點低估了歐洲戰略背後的勢頭。其數據中心在效率和容量上現已與美國設施相媲美,而地方解決方案導致碎片化的想法則忽視了現代雲架構的現實。
去中心化系統旨在實現互操作性,確保跨境無縫連接。這種方法不僅沒有使歐洲孤立,反而鞏固了其作爲全球數字領導者的地位,吸引了對美國監管不可預測性感到謹慎的企業。歐盟對開放標準和社區驅動創新的關注也對抗了超級規模企業的壟斷傾向,促進了有利於最終用戶的競爭。
盡管美國的超大規模雲計算公司仍然佔據主導地位,但隨着歐洲構建一個不僅具有競爭力而且抗衝擊的雲生態系統,它們的控制力正在減弱。通過擁抱區域化和去中心化,歐盟不僅減少了對外國科技巨頭的依賴,還爲雲計算的可能性和應有狀態設定了全球標準:開放、韌性強,並且不受外國勢力的任性影響。如果歐洲在這一努力中取得成功,這將證明可以享受全球連接,而不必承受全球化的雙刃劍。
ICN(,一個旨在創建去中心化的 AWS 替代方案的去中心化雲平台。在 ICN 之前,Kai 創立了 Goodgame Studios,這是一家在線遊戲公司,並將公司發展到超過 1,000 名員工,創造了超過 10 億歐元的收入,並於 2018 年通過反向合並在納斯達克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