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資本奇人麥剛:泡泡瑪特背後推手 加密貨幣行業幕後功臣
投資界的另類傳奇:麥剛如何成就泡泡瑪特與加密貨幣巨頭
泡泡瑪特市值超3400億港元,創始人王寧成爲河南首富。這家潮玩巨頭的崛起,讓其天使投資人麥剛從被主流資本圈"踢出羣聊"的"另類投資人",搖身一變成爲投資界的傳奇人物。
然而,麥剛的傳奇不僅限於潮玩領域。鮮爲人知的是,全球頭部加密交易平台OKX的創始人徐明星也是泡泡瑪特的投資者,獲得數千倍回報。這一切都離不開麥剛的引薦。
麥剛是徐明星的伯樂,投資了他最早期的創業項目豆丁網,後來又聯合創辦了某知名加密貨幣交易所。甚至,麥剛還是某全球頭部交易平台聯合創始人的加密引路人。
2014年,在麥剛組織的一次私人聚會上,他將當時還是節目主持人的某知名人士介紹給了徐明星,促成了她加入某交易所。隨後,她又引薦了如今的某全球領先交易所創始人加入團隊,由此揭開了全球加密交易所江湖紛爭的序幕。
麥剛的投資版圖橫跨兩個看似毫不相關的領域,卻在各自賽道上都孕育出了改變行業格局的巨頭企業。可以說,麥剛不僅成就了泡泡瑪特,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比特幣行業格局。
早期比特幣布道者
2013年,當大多數人還不了解或將比特幣視爲金融泡沫時,麥剛已在全國範圍內不遺餘力地推廣比特幣知識和自己的認知理解。
他將比特幣簡單概括爲兩點:一、比特幣是用分布式算法模擬出完美貨幣屬性;二、這種屬性由分布式強大計算機算力維護。
麥剛將人類社會的貨幣形態分爲三種:以貴金屬爲代表的貨幣體系、以政府信用支持的信用貨幣,以及比特幣開啓的第三個貨幣時代。他認爲這三種貨幣形態將長期共存。
關於比特幣,麥剛在2014年就預言:比特幣將成爲大國博弈的工具。他希望中國的創業者、企業和普通民衆能在比特幣領域獲得話語權,避免重蹈美元霸權的覆轍。
正是基於這樣的認知,麥剛在2013年某知名加密貨幣交易所成立之初就選擇進行投資孵化。
2014年春節,麥剛促成了某知名人士與某交易所創始人的會面。這不僅爲她打開了比特幣世界的大門,也改變了加密世界的歷史。
泡泡瑪特第一位投資人
2012年8月,25歲的王寧與麥剛首次見面。年輕的王寧穿着一條當時尚未在中國上市的潮牌短褲,這個細節讓麥剛敏銳地察覺到了他對潮流的獨特嗅覺。從首次會面到籤約投資,整個過程僅用了短短五天。
麥剛成爲泡泡瑪特的第一位天使投資人,投資200萬元。在當時大多數投資人和創業者都聚焦電商,認爲線下零售業是反趨勢的環境下,麥剛和王寧卻堅信線下零售市場依然存在巨大機會,尤其是那些富有設計感、能觸動人情感的潮流產品。
然而,除了麥剛,資本市場並沒有多少人真的看好王寧和泡泡瑪特。王寧幾乎見遍了所有的投資人和FA,但每次都是敗興而歸。融資不斷受挫,也導致泡泡瑪特長期處於資金緊張的局面。
麥剛認爲,王寧多次融資受挫可能是泡泡瑪特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磨練。沒有這個磨練,泡泡瑪特可能就走不到現在這一步。因爲沒有融資,公司在花每一分錢時都非常謹慎,同時不斷尋找突破點。
麥剛其人
麥剛1996年從中國人民大學畢業後便投身創投行業,是中國最早一批從事風險投資的人。2001年,他赴美國加州大學(UCLA)攻讀MBA,期間獲得加州大學創業大賽第一名以及全美大學創業大賽第五名。在美國期間,他與硅谷創投界教父Tim Draper結緣。
2005年,他與Tim Draper共同創辦了創業工場(VenturesLab),這是國內最早的創業孵化器機構之一。
與主流VC不同,麥剛選擇了一條"另類"的投資道路。他從未對外募集過基金,始終堅持用自有資金進行投資。他認爲創投行業最佳的運作模式是小團隊"作坊式"打法。
麥剛還有另一個身分——連續創業者。他曾參與創辦或投資了多家後來成功的企業,如億友、中文在線、通卡、豆丁網、泰捷和某知名加密貨幣交易所等。
麥剛的創業和投資理念可以概括爲"善待他人,廣結善緣"。他認爲,無論是創業還是投資,最終回饋給你的是你的人品,或者說是你人品的放大效應。
20年前,麥剛在創立創業工場時,在公司官網寫下了一段話:"或許你一生的目標就是創辦成功的企業,但是最終在你的墓志銘上留下的卻是'仁慈的父親(母親)'、'一生最愛的伴侶'、'慷慨的朋友',而不是'偉大的CEO'。你會發現,帶不走的是功名和財富,留下來的是情感和回憶。"
如今,這段話依然還在首頁,彰顯了麥剛始終如一的人生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