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加密進入新紀元:合規、穩定幣與注意力經濟主導

robot
摘要生成中

原生加密的末法時代

一、適應新規則

加密貨幣是如何從小衆領域步入主流的?過去十多年裏,去中心化區塊鏈爲世界提供了一片監管的荒野。雖然點對點電子支付系統的初衷未能完全實現,但它開啓了一個全新世界的大門。這個建立在無數節點之上的互聯網世界,超越了傳統法律、政府甚至社會與宗教的約束。

正是這種監管之外的特性成爲了推動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從最初的ICO到後來的各種創新模式,再到DeFi的興起和當前備受關注的穩定幣應用,都源於擺脫傳統金融體系束縛的自由。然而,隨着行業的發展,我們似乎正在經歷一個轉折點。

有趣的是,就像大航海時代探索新大陸失敗後人們重新回歸舊有方式一樣,加密貨幣行業也開始向合規靠攏。這個轉折或許始於比特幣ETF獲批,又或是某些政治事件的影響。無論如何,原生加密貨幣似乎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行業開始追求合規,努力滿足傳統金融的需求,穩定幣、實物資產代幣化、支付等領域成爲發展重點。除此之外,純粹的資產發行——一張圖片、一個故事、一串代碼——成爲了日常討論的主題。

原生加密的末法時代

我們如何走到這一步?過去兩年裏,我多次分析過這個問題。歸根結底,截至目前,區塊鏈技術還缺乏有效手段來約束地址背後各種實體的不當行爲。我們只能保證節點的誠實性和DeFi的去中介化,但無法阻止這個"黑暑森林"中可能發生的任何事情。許多曾經火熱的概念逐漸冷卻似乎也是必然。NFT、GameFi、SocialFi等領域都高度依賴項目背後的實體運營。區塊鏈雖然具備出色的籌資能力,但誰來監督項目方合理使用這些資金並將構想變爲現實呢?

非金融化的願景並非僅靠基礎設施性能提升就能實現。在中心化服務器上都難以完美實現的事情,又怎能指望在鏈上輕易做到?我們無法對項目方實施"工作量證明"。如今向合規妥協或許是未來非金融化的一個開端,這雖然看似諷刺,卻又無可避免。

加密貨幣正在逐漸成爲傳統體系的一個子集,這個去中心化帳本的話語權開始被上層掌控。自下而上的創新越來越少,機會也在被壓縮。我們正在迎來一個鏈上霸權的時代。

二、穩定幣的主導地位

所謂鏈上霸權,我認爲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是穩定幣的發展,二是傳統互聯網模式在區塊鏈世界的重演。

首先談談穩定幣。目前市場上主要是法幣支持的穩定幣和收益型穩定幣佔據主導地位。最近美國通過的《天才法案》對穩定幣行業產生了重大影響。該法案對"支付穩定幣"進行了明確定義,要求必須由美元或高流動性資產全額支持。只有獲得許可並接受監管的機構才能合法發行穩定幣。法案還對儲備透明度、監管合規等方面做出了詳細規定,旨在促進行業發展的同時也加強監管。

這一法案的通過意味着鏈上交易媒介正式被納入美國監管框架,美國企業可以借助美債紅利發展業務,同時美國政府也將對鏈上活動有更大的控制權。這不僅涉及美元霸權的延續,還可能影響DeFi項目的運作,比如穩定幣突然被凍結的情況。

另一方面是收益型穩定幣的發展。Ethena等項目的構想是在牛市中提供高收益率,同時保持較高穩定性。然而,目前市場上各類機構都在競相推出類似產品,從傳統對沖基金到做市商再到交易所,都想分一杯羹。這種競爭已經偏離了收益型穩定幣的初衷,更多地變成了一場市場份額的爭奪戰。

在這種環境下,真正有創新的項目反而受到壓制,市場準入門檻越來越高。技術創新和去中心化理念似乎已不再重要,APY和便捷性成爲了主要競爭因素。雖然相比於一些投機性很強的項目,收益型穩定幣可能是更好的選擇,但當它成爲本輪唯一的創新點時,也反映出行業發展路徑的某些問題。

三、資產發行的演變

公鏈一直是最大的資產發行平台,從最初的ICO開始,後續的各種模式都是其變體。這些創新在推動行業發展的同時,也催生了一些新的敘事。然而,現在許多項目的發展方向卻越來越接近傳統互聯網模式。一些新興平台的盈利模式與Web2已經非常相似,對社區的回饋幾乎爲零,這一點甚至不如中心化交易所。Web3的初衷是實現民主化和共同富裕,但現在這個理念似乎已經變味了。

更值得注意的是,現在各大平台都在研究如何打造創新的資產發行平台。Launchpad成爲了原生加密用戶夢想暴富的樂土,但這裏的生態同樣存在問題。用戶不僅需要向平台支付費用,還要經歷激烈的競爭。資產發行開始變得復雜,甚至出現了完全脫離區塊鏈的項目。

從年初的AI框架開始,一些完全離鏈的項目也開始發行代幣,有些甚至成爲了新的鏈下資產發行平台。這種極致的投機行爲正在不斷降低行業的底線,讓人不禁質疑其意義何在。

一些行業領袖對Meme幣的興起感到困惑,於是提出了DeSci(去中心化科學)的概念,試圖將投機與創新分開。然而,相比於互聯網上流行的梗和AI應用,研究小白鼠或經典力學顯然缺乏吸引力。這個概念也只是短暫火熱了一陣。隨後,名人代幣成爲新的熱點,從北美到南美的政治人物都被卷入其中,進一步榨幹了市場的流動性。

當市場開始降溫,新的敘事難以接棒時,一些項目開始轉向更直接的激勵模式。例如,某些項目組合了多種玩法,通過質押、分紅、打新等方式推高代幣價格。這種赤裸直接的做法雖然在短期內可能奏效,但也讓人對行業的未來感到擔憂。

在上一個週期中,各種創新模式中至少留下了DeFi這樣的寶藏,爲行業帶來了大量新鮮想法。而這個階段的投機行爲究竟能創造什麼?目前我們看到的主要是發行門檻的不斷降低,隨之而來的是更多惡性事件。也許,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全新的規則。

四、注意力經濟的興起

過去,一個項目的崛起主要依靠技術實力和創新敘事,在凝聚共識後迅速發展。而現在,我們似乎進入了一個注意力至上的時代。有的項目通過積分系統吸引用戶,有的交易所則直接投資成立MCN公司培養KOL。電商平台和短視頻營銷的組合模式被引入加密貨幣領域,相比於創始人四處宣講技術,這種方式似乎更加直接有效。

毫無疑問,注意力是當代最寶貴的資產之一,但也難以準確衡量。一些項目嘗試將其量化,如Yap-to-Earn模式,但這其實並不新鮮,在早期的社交金融項目中就有類似嘗試。現在有項目聲稱利用AI來評估信息的"價值",衡量內容創作者的影響力。然而,這種模式顯然無法真正捕捉長期價值,代幣正在成爲一種"快銷品"。

積分制度帶來的問題,相信大家已經有所體會。如果未來的項目發展主要依靠購買注意力,很難評判這種行爲的對錯。項目方努力營銷本無可厚非,但目前行業似乎呈現出一種全員炒作的趨勢。舊時代的加密貨幣模式確實已經走到盡頭。影響力變現已成爲一種成熟的商業模式,從政治人物到大型交易所再到如今的網紅KOL,每個參與者都在各取所需,但似乎沒有哪個項目因此真正繁榮起來。

結語

穩定幣的全球化進程已經開啓,區塊鏈支付的普及也已成定局。然而,作爲這個生態系統的原住民,我們可能需要的不僅僅是這些。我們渴望真正的鏈上原生穩定幣,期待非金融化應用的突破,希望迎來下一波創新浪潮。我們也不想生活在一個僅僅販賣流量的Web3世界裏。

時間似乎在驗證一些比特幣早期支持者的預言,但我仍然希望未來能夠證明他們是錯的。

原生加密的末法時代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5
  • 分享
留言
0/400
CoffeeOnChainvip
· 14小時前
这年头谁还在乎去中心化
回復0
faded_wojak.ethvip
· 14小時前
合规合规 撑死蛙蛙
回復0
MetaMask Mechanicvip
· 14小時前
哎 监管来了 自由凉了
回復0
独孤验证者vip
· 14小時前
合规合规 管理管理 迟早亏掉裤衩子!
回復0
WalletDivorcervip
· 14小時前
合规有个锤子,项目不牛做啥合规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