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Neal Stephenson:科幻大師到Web3先驅的蛻變
Neal Stephenson:從科幻巨匠到Web3先驅
《雪崩》作者Neal Stephenson不僅是一位傑出的科幻作家,還是Web3和元宇宙領域的重要參與者。本文將探討Stephenson的生平、主要作品以及他在Web3領域的貢獻,展現這位思想領袖對科技發展的獨特見解和引領作用。
1. Stephenson的成長經歷
Stephenson出身於學術家庭,從小受到科學氛圍的燻陶。他在波士頓大學學習物理和地球科學,同時對歷史和語言學也產生了濃厚興趣。這些跨學科的背景爲他後來的創作奠定了基礎。
大學畢業後,Stephenson開始了文學創作生涯。1984年發表首部小說《The Big U》,1988年出版《十二宮》,1992年的《雪崩》則成爲其代表作。除寫作外,Stephenson還參與了Blue Origin和Magic Leap等科技項目的開發。近年來,他將興趣延伸到區塊鏈領域,參與創立了元宇宙基礎設施項目Lamina1。
2. Stephenson的主要作品回顧
2.1《雪崩》:元宇宙概念的誕生
1992年的《雪崩》首次提出"Metaverse(元宇宙)"概念,描繪了一個由用戶創建和互動的虛擬世界。這一開創性作品爲後來的科幻創作和技術開發提供了靈感。
2.2《密碼寶典》:預見加密革命
1999年出版的《密碼寶典》探討了密碼學、計算機科學和金融的交織,預見了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技術的興起。該書影響深遠,在出版14年後獲得了普羅米修斯名人堂獎。
2.3《鑽石時代》:探索納米技術
1995年的《鑽石時代》以"互動式教育書籍"爲核心,探討了納米技術在教育和社會中的應用。該書獲得了雨果獎和軌跡獎,進一步確立了Stephenson在科幻文學界的地位。
2.4《巴洛克循環》:歷史與科學的交融
2003年開始的《巴洛克循環》三部曲以17、18世紀爲背景,融合歷史和科幻元素,講述了歐洲人的冒險故事。該系列作品中密碼學和貨幣學佔據重要地位。
2.5《網伏》:虛擬與現實的碰撞
2011年的《網伏》講述了一個跨越虛擬世界和現實的復雜故事,探討了虛擬世界對現實生活的影響。
2.6《七重世界》:太空探索與人類未來
2015年的《七重世界》描繪了人類面對全球災難時逃往太空的故事,展現了Stephenson對太空探索的深厚興趣。該作品已被改編成電影,計劃於2025年上映。
3. Stephenson與Web3的交集
3.1 從《密碼寶典》到Web3
Stephenson在《密碼寶典》中展現的對加密技術和分布式系統的理解,爲現代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奠定了概念基礎。他設想的Web3是一個可互操作、公平、開放的生態系統。
3.2 Lamina1:開放元宇宙的探索
2022年6月,Stephenson與Peter Vessenes共同創立了Lamina1,這是一個專注於爲Web3開發者提供"開放元宇宙"基礎設施的第一層區塊鏈生態系統。Lamina1致力於解決可擴展性、互操作性和安全性等核心挑戰。
3.3 Lamina1的關鍵技術
Lamina1通過改進共識機制和分片技術提高了可擴展性,致力於實現跨鏈互操作,採用先進的密碼學技術確保安全性,並提供元宇宙即服務(MaaS)支持虛擬世界的創建和運營。
4. Lamina1的願景
Lamina1旨在創建一個真正的"開放元宇宙",使用戶能在不同虛擬世界間無縫切換。它不僅關注互操作性,還強調數字所有權、創作者公平收益和普遍可訪問性。
5. 影響力與未來展望
Stephenson通過Lamina1延續了他對元宇宙的探索,爲Web3注入新動力。隨着Lamina1主網的上線,它有望成爲元宇宙的基礎層,支持數十億用戶和無數應用的生態系統,引領元宇宙發展和科技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