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RWA項目合規探析:概念界定、監管分層與法律建議
RWA項目的界定與合規路徑探析
近期,RWA項目在Web3社群中引發熱議。許多觀察者認爲"RWA將重構香港金融新生態",認爲香港特區的監管框架將爲該賽道帶來突破性發展。然而,業內對"合規"的理解存在分歧,對"什麼是合規"的認識也不盡相同。這主要源於對RWA概念認識的差異。
作爲專業律師團隊,我們有必要就RWA的概念界定和合規紅線進行梳理。
一、RWA的概念界定
(一)RWA項目的背景與優勢
RWA成爲市場焦點主要基於兩大背景:
代幣本身的優勢彌補了傳統融資的不足。相比傳統IPO,RWA具有融資速度快、資產多元化、融資成本較低等優勢。
香港"合規"推動了熱度。香港通過一系列監管創新,爲國內投資者提供了合規參與RWA的渠道,吸引了傳統領域的關注。
(二)RWA項目的要素與特點
真正的RWA項目需具備以下特點:
(三)RWA項目的類型與監管
RWA項目主要包括兩種類型:
針對STO,我們梳理了中國大陸、新加坡、中國香港和美國等地區對證券型代幣的認定標準。其中,美國SEC採用的豪威測試(Howey Test)對判斷代幣是否屬於證券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二、RWA項目"合規"分層的法律邏輯
RWA的合規是一個分層的體系:
目前多數RWA項目難以做到前兩種合規,多嘗試第三種路徑。香港能否探索清楚RWA的二級市場機制,將是未來的關鍵。
三、RWA項目的律師建議
四、結論
RWA項目的立意和機制各異,需要逐一研究和分類觀察。當前最大挑戰在於制度的不確定性,需要探索"實務標準",推動行業標準化和合規化。同時,必須尊重現有的司法與監管框架,這是一切創新行爲的基本前提。無論行業如何發展,法律始終是保障市場秩序與公衆利益的底線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