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主義迷思:加密貨幣天才的崛起與墜落

功利主義的虛妄:一位加密貨幣天才的隕落

加密貨幣行業總是充滿戲劇性。短短兩年半時間,一家初創公司的估值就能從8億美元飆升至320億美元,增長40倍。然而更令人震驚的是,這家公司從行業領先到瀕臨破產僅用了不到一周。網上甚至出現了這樣的調侃:本週大多數人的投資表現都超過了某位麻省理工畢業的頂級交易員。

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那個留着標志性爆炸頭的年輕人。

功利主義的信徒

這位年輕人被貼上了"有效利他主義者"的標籤。拋開其他頭銜不談,我們會發現他巧妙地塑造了自己的人設,同時也確實將這一理念奉爲人生信條並付諸實踐。

功利主義、利他主義和利己主義都是西方倫理學的重要概念。功利主義由英國哲學家邊沁創立,其核心思想是"追求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這位年輕人將自己標榜爲有效利他主義者,更像是情境功利主義的應用,即根據具體情況決定如何最大化整體利益,有時會忽視少數人的利益或道德標準。

學界對利他主義的定義與功利主義相似,都追求改善世界、造福人類。有效利他主義更強調行善時的成本效益考量,在不損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價值最大化。

有效利他主義的推廣者彼得·辛格曾說:"如果我們有能力阻止壞事發生,而且這麼做並不會造成重大犧牲,那我們就有道德義務去採取行動。"但這種思維也可能導致一些爭議性的觀點,比如認爲高收入工作加大額捐款比直接從事慈善工作更有意義。

事實上,這位年輕人不僅是這一理論的信徒,更是忠實的實踐者。

在他所創立的公司陷入危機後,有兩位業內知名人士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問題所在。

其中一位首先批評了"有效利他主義",認爲該學說缺乏有效分配社會資本的理論。他指出這種思維可能導致瘋狂投機和盲目積累財富,因爲信奉者認爲未來會將財富捐贈出去。

另一位人士對此表示贊同,並諷刺地表示"如果要捐贈,可以使用主流加密貨幣",暗指這位年輕人過於精於算計。

作爲一名有效利他主義者,這位年輕人堅持功利主義理念。不可否認,在危機爆發前,他確實憑藉這種信念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正是對這種理念的盲目執着,最終導致了他創立的公司迅速崩塌,瀕臨毀滅邊緣。

SBF:喝了"毒雞湯"的功利主義者

信仰的根源

這位年輕人對有效利他主義的信奉源於童年時期。他的母親是斯坦福大學法學院教授,在他14歲左右時注意到他自發地對功利主義產生了興趣。對一個未成年人來說,這種理念很早就在他心中扎根。

大學期間,他就讀於麻省理工學院,展現出卓越的數學和物理才能。但他同時也在博客上撰寫關於功利主義、棒球和政治的文章,展露內心思想。

畢業後,他的人生猶如開掛一般,在有效利他主義的指引下收獲了名譽、地位和財富。他的成功故事被各大媒體廣泛報道,爲公衆所熟知。

然而,隨着時間推移,他對有效利他主義的態度越發偏執,甚至達到了常人難以理解的地步。

作爲虔誠的信徒,他將賺錢和捐贈視爲人生使命。他加入了一個承諾將至少10%收入捐給有效慈善機構的組織,但他的目標是在一生中捐出大部分財富。他的公司也承諾將1%的收入用於慈善事業。在2020年美國大選期間,他是向拜登捐款最多的CEO之一,個人捐款520萬美元。

即使在今年加密貨幣市場低迷的情況下,他仍承諾通過公司基金會向慈善事業捐贈10億美元。

作爲億萬富翁,捐款對他來說並不困難。真正體現他是否踐行有效利他主義的是日常生活。

公開資料顯示,他是一名素食主義者。這與功利主義有相似之處,通常健康素食主義者更關心自身福祉,而道德素食主義者更關注他人和動物的利益。

此外,他聲稱在沒有會議時每晚只睡四小時,在辦公室的豆袋椅上休息。盡管身爲億萬富翁,他僅與室友合租公寓。他幾乎不飲酒,也不度假。

從這些信息來看,我們或許會認爲他是個好人。但好人做的事並不一定就是正確的。

正是這種世界觀和價值觀,差點導致他親手毀掉了原本前景光明的公司。

他的成功軌跡與另一位加密貨幣界的年輕才俊相似。不可否認,2018年後整個行業處於上升期,並在2021年迎來兩輪牛市。

持續的盈利和累積的成功膨脹了他的內心,讓他更加相信有效利他主義是制勝法寶。爲此,他需要更多行爲來強化這種信念。

然而,無論是慈善事業、政治捐款還是公司擴張,都需要大量資金。

這解釋了爲何近兩年他不斷以高估值尋求融資,其根本原因是急功近利的心態。

不斷擴張和跨界都需要巨額實際資金。然而在加密市場整體低迷的情況下,資金儲備嚴重不足。爲了盡快實現個人目標,他開始掩飾公司財報,用平台代幣作爲抵押品。甚至在危機爆發後還試圖散布虛假信息,聲稱有100億美元儲備金,這反而暴露了他的慌亂。

此前公司高管離職表明內部已出現分歧,他們可能已預見到公司面臨的困境。同時媒體披露的財報很可能是內部人員所爲,目的是防止公司陷入更深的危機。

事實證明,這種"犧牲小我"的策略是有效的。

公司代幣並未完全歸零,而是回到了2020年水平。這意味着公司仍有翻身可能。

現實也驗證了這一推測,某大型交易所取消了收購計劃(原計劃可能是爲了徹底控制對手)。另一位業內知名人士聯繫該公司,很可能是想聯手對抗行業巨頭。

此前爲防止壟斷,美國監管部門也發出了警告。

悔悟與自省

在這場危機中,這位年輕人開始有所醒悟,主動向員工和外界深刻檢討。公司的情況也並未如某些人預期的那樣一落千丈。

首先,他就收購事件未與投資者充分溝通表示歉意,並稱收購問題不會立即敲定。

在致員工的信中,他表示可能通過旗下兩家公司聯合注資,但不想過於樂觀。這是試圖挽回員工信心的舉動。

在社交媒體上,他發長文自省:"對不起。這是最重要的。我搞砸了,應該做得更好。"

在具體行動上,有消息稱他正尋求籌集高達94億美元的救助資金。

SBF:喝了"毒雞湯"的功利主義者

結語

無論是功利主義還是有效利他主義,對個人而言都只是一種思想工具。唯利是圖不可取,脫離現實同樣有害。

有效利他主義者在踐行理念時通常會感到幸福快樂,但容易過於樂觀理想化,忽視現實條件和問題。

好在這位年輕人已開始放下長期奉行的理念,回歸現實。

他的成功絕非偶然,同樣,他創立的公司覆滅也並非定局。究竟未來他能否浴火重生、重新出發,我們拭目以待。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