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香港推RWA新政 力爭成爲全球代幣化中心
全球代幣化競爭:香港如何搶佔先機
真實世界資產(RWA)代幣化正在迅速進入主流,重塑着全球金融基礎設施。目前,已有超過240億美元的RWA在公有鏈上流通,涵蓋了收益型美債、私募信貸池、代幣化的大宗商品與房地產等多個領域。這場變革不僅改變了資本形成方式,還重構了資產分發機制和金融機會獲取路徑。
在這場全球競爭中,香港正積極布局。近期發布的《數字資產發展政策聲明2.0》引入了"Leap"監管框架,將監管範圍擴大至穩定幣發行方、托管方及RWA平台。這一框架包括法律與監管簡化、代幣化產品拓展、應用場景推進以及人才與合作夥伴發展四個方面,旨在構建一個更廣闊的代幣化生態系統。
相比其他市場,香港的策略更爲開放和包容。新加坡主要聚焦於機構參與,限制零售投資者;歐盟採取規範性的加密資產市場構架;美國則面臨着碎片化的監管環境。而香港在設定清晰適當性規則的前提下,允許零售用戶參與,爲創新者和投資者提供了更統一、以原則爲基礎的監管環境。
然而,僅有良好的政策框架並不足以保證成功。代幣化資產的關鍵在於是否有人願意持有、交易並信任它。許多代幣化項目面臨的挑戰不在於技術或監管,而在於商業價值是否真正存在。成功的項目,如代幣化美債產品和Maple Finance等私募信貸協議,之所以能獲得廣泛採用,是因爲它們滿足了明確的市場需求。
香港本地生態系統也在積極探索。香港金融管理局的"Project Ensemble"正在實驗多種代幣化場景,包括債券、基金、碳信用、充電樁基礎設施與供應鏈金融等。盡管這些項目潛力巨大,但能夠真正打通資產、受衆和使用場景三要素的爆款產品尚未出現。
下一階段的競爭將由"產品與市場契合度"決定,而非更多政策。香港能否吸引東南亞儲戶投資真正有收益的穩定幣產品?能否通過合規的數字包裝方式,把中國的產業資產連接到全球資本?能否孵化出新一代不僅合法合規,而且真正有市場需求的RWA產品?這些問題將決定RWA是否能成爲一個持久變革,也將決定香港能否成爲全球代幣化的領導者。
香港已經具備了成爲全球代幣化中心的基礎:監管清晰、機構認可、公私協作的可信項目不斷推進。作爲中國數字資產戰略的重要樞紐,香港的意義遠超本地市場。如果能夠成功應對即將到來的挑戰,香港不僅有望成爲這個新時代的全球代幣化之都,更可能成爲未來金融形態的重要塑造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