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火熱開啓,助力 PUMP 公募上線!
Solana 爆火項目 Pump.Fun($PUMP)現已登入 Gate 平台開啓公開發售!
參與 Gate廣場創作者活動,釋放內容力量,贏取獎勵!
📅 活動時間:7月11日 18:00 - 7月15日 22:00(UTC+8)
🎁 活動總獎池:$500 USDT 等值代幣獎勵
✅ 活動一:創作廣場貼文,贏取優質內容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7月12日 22:00 - 7月15日 22:00(UTC+8)
📌 參與方式: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PUMP 項目相關的原創貼文
內容不少於 100 字
必須帶上話題標籤: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PumpFun#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100
二等獎(2名):$50
三等獎(10名):$10
📋 評選維度:Gate平台相關性、內容質量、互動量(點讚+評論)等綜合指標;參與認購的截圖的截圖、經驗分享優先;
✅ 活動二:發推同步傳播,贏傳播力獎勵
📌 參與方式:在 X(推特)上發布與 PUMP 項目相關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
使用標籤: #PumpFun # Gate
發布後填寫登記表登記回鏈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4
🏆 獎勵設置:傳播影響力前 10 名用戶,瓜分 $2
Labubu潮玩與NFT驚人相似 稀缺性炒作或重蹈覆轍
Labubu 是香港藝術家龍家升在 2015 年創作的虛構角色,屬於某玩具公司旗下的「THE MONSTERS」系列。這一設計融合了北歐神話中暗黑精靈的元素與東方美學,形成了獨特的「醜萌」風格,顛覆了傳統玩具的甜美形象。
Labubu 最初作爲繪本角色小範圍流傳,2019 年與玩具公司合作推出盲盒後,迅速從藝術圈躍升爲全球知名的潮玩IP。
2024 年 4 月,某知名女團成員在社交媒體上展示了自己的 Labubu 玩偶,稱其爲「我的寶貝」,這一舉動在東南亞引發了搶購熱潮,泰國市場的價格甚至被炒到了原價的 7 倍。
隨後,多位國際明星將 Labubu 掛在奢侈品包包上,使其從普通玩具升級爲「奢侈品配飾」,由此開啓了新一輪的炒作,引發了全球範圍內的追捧,市場價格也被炒高了數倍。
6 月 10 日,全球唯一一只初代薄荷色的 Labubu 在某拍賣會上亮相,最終以 108 萬元的高價成交。這一事件推動了相關公司股價創下歷史新高,一年內漲幅接近 10 倍,公司創始人也因此成爲某省首富。
這一現象不禁讓人想起幾年前同樣風靡全球的 NFT。兩者都受到名人效應的推動,都在拍賣會上創下天價,也都引發了全民熱炒。唯一的區別是,一個是實物資產,另一個是虛擬資產。
深入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兩者的核心理念非常相似。它們都通過制造稀缺性來激發消費者的「害怕錯過(FOMO)」心理;同時,兩者都依賴社交媒體傳播,Labubu 愛好者在社交平台上展示隱藏款,NFT 收藏家將藏品設爲頭像,都體現了強烈的社交屬性。
那麼,Labubu 是否會重蹈 NFT 的覆轍?從經歷火爆的市場炒作,到最終回歸平靜,甚至遭遇炒作泡沫破裂後的慘淡收場。畢竟,當年價值上百萬的 NFT 頭像,如今已經跌去了 90% 的價值。
我們可以看看該玩具公司其他知名 IP 的發展歷程。MOLLY 作爲公司的首個爆款 IP(2006 年誕生),通過與奢侈品和潮牌跨界合作來制造稀缺性,部分聯名款單價超過萬元,二手市場溢價 300%。然而,新系列的熱度週期卻縮短到了 6-12 個月,部分款式價格較高峯時期已經腰斬。
另一個名爲 SKULLPANDA 的 IP,由於供應量激增,轉售價在半年內下跌了 40%。
雖然我們無法全面對比該公司發布的所有 IP 的價格波動情況,但一些代表性 IP 在經歷市場炒作後普遍回歸平靜,價格也出現了不小的回落,這一點與 NFT 的發展軌跡十分相似。
目前在二手市場上,原價 599 元的 LABUBU 已被炒至近 1.5 萬元。這讓人聯想到十多年前火爆一時的另一款潮玩積木熊。當時,某奢侈品牌的聯名款拍出了 22 萬元的高價,但現在大多數型號的價格僅剩原價的 30%-50%。那麼,Labubu 能否避免這樣的命運呢?
歷史似乎已經給出了答案。再華麗的故事也終有落幕之時,目前似乎只有比特幣能夠打破這一規律。
況且,Labubu 的稀缺性僅僅是通過官方描述來塑造的。相比之下,NFT 天生就具備絕對的稀缺性,這種稀缺性在技術上是無法被破壞或人爲幹預的。從這個角度來看,NFT 與 Labubu 的結合似乎更值得關注,但這又是另一個話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