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區塊鏈行業的雙面性:計算機文化與賭場文化之爭
計算機與賭場:區塊鏈的兩種文化
區塊鏈技術引發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一種是計算機文化,將區塊鏈視爲構建新型網路的方式,推動了一場新的計算運動。另一種是賭場文化,主要關注投機和賺錢,把區塊鏈僅僅看作創造新交易代幣的工具。
媒體報道往往加劇了人們對這兩種文化的混淆。賺錢和賠錢的故事總是戲劇性十足,容易理解且引人注目。相比之下,技術發展的故事則較爲微妙,進展緩慢,需要歷史背景才能充分理解。
賭場文化存在明顯問題。一個極端例子是某已停業的離岸交易所,其影響是毀滅性的。它將代幣脫離上下文,用市場營銷語言包裝,鼓勵人們進行投機。雖然負責任的交易所能提供有用服務,如托管、質押和市場流動性,但魯莽的交易所卻鼓勵不良行爲,甚至濫用用戶資產。最壞的情況下,它們可能淪爲徹頭徹尾的龐氏騙局。
好在監管機構和區塊鏈開發者的基本目標是一致的。證券法旨在消除公開交易證券相關的信息不對稱,最大限度減少市場參與者對管理團隊的依賴。區塊鏈開發者同樣試圖消除經濟和治理權力的集中化,減少用戶對其他網路參與者的信任需求。
然而,當前的監管環境仍然復雜。美國主要監管機構之間對某些代幣的性質存在分歧,這種不確定性爲不良行爲者和非美國公司提供了可乘之機。
所有權與市場的不可分割性
一些政策制定者提出的規則可能會實際上禁止代幣,連帶禁止其所有實際用途,甚至區塊鏈本身。如果代幣純粂用於投機,這些提議或許合理。但投機只是代幣真正目的的附屬作用,代幣本質上是讓社區擁有網路的必要工具。
代幣確實可以像其他可擁有的物品一樣被交易,因此容易被誤認爲僅僅是金融資產。但設計良好的代幣具有特定用途,包括作爲激勵網路發展和驅動虛擬經濟的原生代幣。代幣不是區塊鏈網路的附屬品,而是其核心特徵。沒有讓人們擁有社區和網路所有權的方式,就無從談起所有權。
有人提出通過法律或技術手段使代幣無法交易,以獲得區塊鏈的好處同時消除賭場文化。但這實際上等同於消除了所有權。即使是無形資產如版權和知識產權,也可以由所有者自由買賣。沒有交易就意味着沒有所有權,兩者不可分割。
一個值得探討的方案是,在新區塊鏈網路首次推出後的一定時期內或達到特定裏程碑前,禁止代幣轉售。這樣代幣仍可作爲發展網路的激勵,但持有者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解除交易限制。這種時間限制可能有效地將人們的激勵與更廣泛的社會利益保持一致。
雖然行業確實需要進一步監管,但監管應聚焦於實現政策目標,如懲治不良行爲、保護消費者、提供穩定市場和鼓勵負責任的創新。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爲區塊鏈網路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可以重建開放、民主互聯網的技術。
有限責任公司:監管成功案例
歷史表明,明智的監管可以加速創新。19世紀中葉之前,主導的公司結構是合夥企業,所有股東都對公司行爲承擔全部責任。這種結構限制了公司籌集資金的能力。
隨着19世紀30年代鐵路繁榮和工業化的到來,需要新的更廣泛的資本來源。這引發了關於將有限責任作爲新公司標準的爭議。最終,行業和立法者找到了平衡,制定了法律框架,使有限責任成爲新常態。這催生了公共資本市場,推動了之後的財富創造和技術奇跡。
區塊鏈的未來發展
經濟參與的歷史是技術和法律進步相互作用、逐漸融合發展的過程。從合夥企業的少數所有者,到有限責任公司擴大的所有權範圍,再到現代上市公司擁有數百萬股東。區塊鏈網路通過各種機制進一步擴大了這一範圍,未來的網路可能會有數十億所有者。
網路時代的企業有新的組織需求。將舊的法律結構強加於新的網路結構上,導致了諸多問題。世界需要新的、數字原生的方式讓人們進行協調、合作和競爭。
區塊鏈爲網路提供了合理的組織結構,代幣則是天然的資產類別。政策制定者和行業領袖應共同努力,爲區塊鏈網路找到適當的監管框架,就像前人爲有限責任公司所做的那樣。這些規則應鼓勵權力下放,而非默認集中化。通過智慧的監管,可以控制賭場文化,同時鼓勵計算機文化的發展,讓創新者專注於建設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