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政策驅動型市場來臨?ETF流入與加密貨幣價格敏感度分析
加密貨幣市場對政策和公開信息的敏感度分析
近期,許多資深從業者感嘆2024/2025年加密貨幣市場變化難以預測,甚至一些經驗豐富的交易者也難以獲利。有觀點認爲,2017/2018年是"社區驅動型市場",新的資產發行模式創造了財富效應;2020/2021年是"技術驅動型市場",新的資產應用(如DeFi和NFT)帶來了財富增長;而2024/2025年則可能是"政策驅動型市場",市場走勢主要受政策變化影響。
本文主要聚焦於近期政策驅動型事件,特別是公開政策信息對加密貨幣價格的影響程度。值得注意的是,人們對長期持續出現的信號可能會產生麻木感,這可能源於各種交易策略的影響或人們感知能力的遲鈍化。
自2024年ETF獲批以來,除了傳統的交易所資金費率、借貸利率、波動率和K線等技術指標外,ETF的每日淨流入/流出數據也成爲市場參與者預測價格走勢的重要參考。那麼,市場如何看待這些數據?這些數據是否會顯著影響價格走勢?
以ETH爲例,其價格與ETF的流入/流出呈現正相關性。前一天淨流入通常意味着次日價格漲概率較大,反之亦然。
而BTC價格走勢與ETF淨流入/流出的相關性則不那麼明顯,尤其是在11月某位政治人物勝選後,這種相關性逐漸減弱。
總體而言,市場對公開市場信息(特別是直觀的市場數據)的敏感度會逐步降低,但這並不意味着這些信息完全失去作用。
近期,某位政治人物多次就關稅問題發表言論,包括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徵收關稅,對外國鋼鐵和鋁制品徵收關稅,以及對加拿大乳制品和木材徵收新關稅等。
數據顯示,市場對這些關稅政策的反應呈現出一定規律。第一次和第三次關稅相關言論引發的市場反應最爲明顯,第二次和第四次的影響相對較小,而到第五次時,市場甚至出現小幅漲。這是否意味着市場已經對這類言論產生了免疫力?
結合ETF流入/流出情況分析,3月1日前BTC ETF就已出現大規模資金流出,可能是一些投資者爲規避風險或退出市場而採取的行動。這或許可以解釋爲何後續關稅言論對市場的影響逐漸減弱,因爲那些對市場持悲觀態度或不願承受關稅波動風險的交易者可能已經逐步離場。
3月4日和7日的市場反應也值得關注。3月4日的關稅徵收雖在市場預期之內,但受日本央行加息等因素影響,市場反應較爲劇烈。3月7日的關稅言論雖有影響,但當日恰逢某重要會議召開,市場預期似乎超過了實際政策影響。
綜上所述,市場對連續出現的信息可能會產生一定程度的麻木感,但目前關稅議題的影響還未達到完全無感的程度。3月11日市場的平靜反應可能只是表象,深層原因可能是避險資金已經撤離,留在市場中的交易者已經將"關稅"因素納入考量。
市場從來不會真正麻木或脫敏,每一個反應背後都是參與者精心計算的風險評估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