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Hyperliquid再遇攻擊:鏈上永續合約Dex的挑戰與出路
復盤Hyperliquid遭遇攻擊事件:需求是起點,正確是終點
一、羣鴉盛宴
3月26日,Dex項目Hyperliquid再次遭受攻擊。這是該項目自去年11月以來發生的第四起重大安全事件,也是其面臨的最嚴重危機。此次攻擊手法與之前50倍做多ETH的巨鯨事件如出一轍,但更加精準和猛烈,仿佛一場針對Dex的羣鴉盛宴。
攻擊者選擇了Solana上流動性不足的Meme代幣JELLY作爲突破口。當晚九點,攻擊者向平台存入350萬USDC保證金,開出價值408萬美元的JELLY空單,槓杆率達到平台上限。同時,一個持有大量JELLY的地址在現貨市場配合拋售,導致代幣價格暴跌,使空單獲利。
關鍵轉折出現在保證金提取環節:攻擊者迅速撤走276萬USDC,導致剩餘空單保證金不足,觸發Hyperliquid的自動清算機制。平台保險金庫HLP被迫接管這筆巨額JELLY空頭倉位。隨後,攻擊者開始反向操作,在短時間內大量買入JELLY,導致其價格暴漲數倍,HLP浮虧超1050萬美元。
當Hyperliquid陷入困境時,某些中心化交易所迅速介入。兩家大型平台在攻擊事件發生後的一小時內迅速上線了JELLY的永續合約,疑似利用其流動性深度與影響力繼續推高代幣價格,進一步擴大HLP的虧損。
在危機關頭,Hyperliquid驗證者委員會通過了下架JELLY永續合約的投票,最終平倉價格定爲攻擊者的開倉價格,HLP反而獲利70萬美元。在進退兩難之際,Hyperliquid選擇了退一步,親自摘下了去中心化的"遮羞布"。
二、鏈上交易平台?
Hyperliquid作爲鏈上永續合約賽道的頭部協議,交易量佔某大型交易平台全球合約交易量的9%,在Dex中遙遙領先。相比之下,其他Dex平台合計僅佔約5%,因此Hyperliquid被稱爲"鏈上交易平台"。
然而,這個成立於某加密貨幣交易所崩盤後的Dex項目似乎並不順遂,幾乎每月都遭受一次重大攻擊,使其命懸一線。以下是幾次主要安全事件回顧:
2024年12月:潛在威脅(未遂攻擊) 安全研究員發現多個可疑地址在Hyperliquid上進行交易測試,累計虧損逾70萬美元。這些地址通過反復交易試探系統漏洞,可能爲後續攻擊做準備。
2025年1月:ETH巨鯨高槓杆攻擊 一名用戶使用50倍槓杆開設價值3億美元的ETH多單,浮盈達800萬美元後,突然提取大部分保證金,導致清算價格被推高。最終HLP被迫接管倉位,損失約400萬美元。
2025年3月12日:ETH巨鯨二次攻擊 攻擊者再次利用高槓杆操作ETH合約,導致HLP金庫進一步虧損。
2025年3月26日:JELLY事件 如上文所述。
這些事件暴露出Hyperliquid在保證金機制、HLP機制、驗證者數量限制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實現完全去中心化的Dex項目面臨諸多挑戰:項目發展往往由核心團隊主導,治理投票難以完全去中心化,知名人士難以放棄話語權和利益,而Dex項目爲追求資本效率必然面臨復雜性與中心化風險的權衡。
對於全鏈永續合約Dex,還存在以下問題:
三、Hyperliquid的內部挑戰
從流動性角度來看,Hyperliquid雖在Dex中表現出色,但其巨鯨存款在常態下可能佔據平台TVL的近20%。這意味着若發生更大規模的類似事件,可能觸發大量巨鯨出逃,導致平台陷入流動性枯竭的惡性循環。因此,流動性的厚度與組成對永續合約Dex至關重要。
從架構而言,Hyperliquid是一個自帶Layer1的Dex,其鏈構成包括HyperEVM和HyperCore。HyperCore相當於中心化交易所的撮合引擎,與HyperEVM共享同一共識層(HyperBFT)。這種設計雖然創新,但也存在潛在風險,如交易狀態不一致、同步延遲、跨鏈清算延遲等。
HLP(HyperliquidPool)金庫是Hyperliquid生態的核心,採用"鏈上訂單簿+策略池"雙軌制。用戶存入資產後獲得HLP代幣憑證,收益來源包括交易手續費分成、資金費率套利和清算收益。HLP爲永續合約交易提供流動性,但在面對巨鯨攻擊時也顯得脆弱。
四、道路漫長
Perp Dex的歷史可追溯到早期,其發展源自某些混合機制,並在Hyperliquid對中心化交易所的全面模擬中達到頂峯。Hyperliquid在收益和資本效率方面表現出色,但如何在維持這些優勢的同時應對去中心化帶來的效率損失和脆弱性仍是一大挑戰。
訂單簿Dex的前路依舊布滿荊棘,這場向中心化交易所發起的多年戰爭中,Hyperliquid無疑是取得最多進展的參與者。然而,未來的發展方向仍需深思。
五、市場永遠是對的
DeFi的成功並非完全源於其去中心化特性,而是通過去中心化滿足了用戶在傳統金融中無法實現的需求。
Hyperliquid代表了當前階段Perp Dex的成功範式,可以將其視爲建立在單機鏈上的Dex或加入透明帳本的中心化交易所。它通過鏈的概念吸引了原生用戶和尋求避風港的投資者,但若要真正實現去中心化的理想,仍需克服諸多挑戰。
作爲一個最大程度模擬中心化交易所的鏈上產品,Hyperliquid不可避免地帶有一些效率損失。短期內,收緊槓杆限制並增加各種保險機制可能有助於渡過難關。
長遠來看,這類新興產品或許不應局限於固有思維。在治理和各項機制的探索中,也應該秉持創建Hyperliquid時的理念,以需求和效率爲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