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LayerZero跨鏈協議的安全隱患與去中心化挑戰
跨鏈協議的安全性挑戰與LayerZero的局限
近年來,跨鏈協議的安全事件頻發,造成的損失規模巨大,甚至超過了以太坊擴容方案所帶來的問題。這凸顯了解決跨鏈協議安全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然而,由於大衆對這些協議的認知有限,難以準確評估其安全等級。
在衆多跨鏈解決方案中,LayerZero採用了一種看似簡單的架構設計。它通過Relayer執行鏈間通信,並由Oracle進行監督。這種設計省去了傳統的第三條鏈共識過程,爲用戶提供了快速跨鏈體驗。然而,這種簡化的架構也帶來了潛在的安全隱患。
首先,LayerZero將多節點驗證簡化爲單一Oracle驗證,顯著降低了安全系數。其次,這種模式建立在Relayer和Oracle相互獨立的假設之上,但這種信任假設難以永久保持,不符合加密原生的理念,無法從根本上防止合謀作惡。
有觀點認爲,開放Relayer接入可能解決這些問題。然而,增加運行者數量並不等同於去中心化,這只是使系統變得無許可,而非提高其安全性。LayerZero的Relayer本質上仍是一個受信任的第三方,與Oracle類似。
更重要的是,LayerZero並不爲應用的安全負責。如果一個使用LayerZero的項目允許修改配置節點,攻擊者可能會替換爲自己的節點,從而僞造消息。這種潛在風險在復雜場景下可能會更加嚴重。
從本質上講,LayerZero更像是一個中間件(Middleware),而非真正的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它無法爲生態項目提供統一的安全保障,這與傳統的基礎設施有本質區別。
一些安全團隊已經指出了LayerZero的潛在漏洞。例如,如果惡意行爲者獲得了LayerZero配置的訪問權限,他們可能會操縱系統,導致資金被盜。另外,LayerZero的中繼器也被發現存在關鍵漏洞,可能被內部人員或已知身分的團隊成員利用。
回顧比特幣白皮書,我們可以看到去中心化和去信任化的核心理念。然而,LayerZero的設計似乎與這些原則相悖。它要求用戶信任Relayer、Oracle以及使用LayerZero構建應用的開發者,同時參與多重籤名的主體也是預先安排的特權角色。更重要的是,LayerZero的跨鏈過程中沒有生成任何欺詐證明或有效性證明,更不用說將這些證明上鏈並進行驗證。
因此,盡管LayerZero自稱爲去中心化的基礎設施,但實際上它並不完全符合"中本聰共識"的核心原則。如果一個跨鏈協議無法實現真正的去中心化安全,那麼無論其融資規模多大、用戶流量多高,最終都可能因爲抗攻擊能力不足而失敗。
在構建真正去中心化的跨鏈協議方面,業界仍需要進行更多探索和創新。例如,有觀點提出可以考慮使用零知識證明等技術來提升跨鏈協議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然而,要真正解決這些問題,首先需要正視現有方案的局限性,並持續追求符合區塊鏈核心理念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