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Infini關停U卡業務 探索去中心化加密支付未來
Infini 關停 U 卡業務背後:從成本困境到未來重構
6月17日,加密初創公司Infini宣布關停所有卡片服務,引發行業廣泛關注。這一決定背後,反映了U卡行業面臨的嚴峻挑戰。
Infini聯合創始人Christine表示,關停U卡業務主要是由於合規成本過高、利潤微薄以及運營壓力大。公司將重點轉向理財和資產管理,全面擁抱去中心化,探索去中心化支付解決方案。
Christine坦言,做出這一決定經過了反復思考。團隊早期就對是否繼續卡業務進行了深度討論,以確保每一步都符合長期發展方向。
在宣布關停的公告中,Infini詳細說明了對用戶的補償方案,包括自動退還開卡費、確保在途資金安全到帳、承諾21個工作日內完成所有退款等。這體現了團隊的責任感和商業倫理堅持。
成本失控與模式失靈
Christine深入解析了關停U卡業務的兩大原因:
沉重的成本結構
U卡業務面臨沉重的成本壓力,主要包括:
KYT和KYC成本:每筆充值交易都需通過KYT,KYC則引入了第三方服務,這些都需要支付費用。
卡組和銀行費用:卡組提供的API每月需支付固定費用,其他如匯率轉換費和充值手續費等也會增加成本。
運營成本:U卡運營復雜度高,需要確保交易安全性並提供實時客戶支持,帶來巨大運營壓力。
合規成本:支付業務需要在不同地區獲取相應的支付牌照,申請時間長、費用高。
Christine指出,支付牌照是最燒錢的環節,尤其是KYC和反洗錢環節,每筆用戶驗證都需要收費。
錯位的加密願景與現實
比起理想中的"加密世界通往現實支付的橋梁",現實中的U卡顯露出結構性局限。Christine認爲,U卡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提高手續費又違背了團隊初衷。
更現實的問題是,U卡用戶體驗遠不如Web 2.0產品。用戶常抱怨在某些地區使用卡片會被收取匯率轉換費用,這些費用由上遊銀行卡組收取,但用戶誤以爲是Infini收取。
Christine分析,一些頭部平台如某些交易所仍積極推進U卡業務,可能將其視爲"資金留存工具",而非主要營收來源。這些平台原本就具備完善的客服、KYC和合規體系,其運營架構天生適合開展U卡業務。
對Infini而言,沒有龐大的交易業務做後盾,U卡反而成了高負擔、低回報的耗能器。缺乏長期的盈利邏輯,讓U卡這條道路難以爲繼。
加密支付的未來:U卡難成終點
Christine認爲,當前加密支付領域並沒有沿着加密的潮流向前演進。U卡將穩定幣變爲法幣的做法,不僅未能發揮加密支付的潛力,反而是行業的一次"倒退"。
她強調,加密支付的最終目標是讓用戶能夠直接使用穩定幣進行支付,而非依賴法幣支付渠道。當普通用戶可以直接用穩定幣支付和購買,而不需要再走傳統支付網絡時,就是加密支付的"iPhone時刻"。
根據鏈上數據,5月31日全球穩定幣市值已突破2500億美元,顯示出穩定幣作爲支付工具的巨大潛力。Christine認爲,"加密支付"這個市場仍有巨大發展空間。
Infini的經驗積累與未來選擇
過去一年的實踐讓Christine深刻認識到支付類業務面臨的合規壓力遠超傳統純加密項目。她總結了兩點重要經驗:
團隊至關重要。好的團隊具有足夠的生命力和戰鬥力,可以成功開拓新業務。
聲譽是核心資產。在加密行業,無論是人品還是品牌聲譽都極爲重要。
展望未來,Infini將聚焦兩個方向:
加強理財產品線,建立可持續的收入基礎。計劃開發更多元化、安全的理財產品,滿足不同用戶需求。
探索真正去中心化的加密支付路徑。加大對去中心化支付解決方案的研發力度,致力於讓用戶直接使用穩定幣支付。
Christine表示,Infini將以長期創業者的姿態前行,堅定看好加密支付的發展前景。團隊正在爲打造更高效、便捷的支付解決方案而努力,希望在加密支付行業引發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