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公鏈競爭新格局:從性能比拼到產品創新之路
公鏈競爭格局的演變:從硬件比拼到產品創新
在2021年加密貨幣牛市期間,去中心化金融(DeFi)、非同質化代幣(NFT)和區塊鏈遊戲(GameFi)等應用迅速崛起。當時以太坊網路因交易擁堵和高額手續費等問題暴露出局限性,爲新一代公鏈提供了突破口。這催生了一大批公鏈項目,如某鏈、某鏈等,它們試圖挑戰以太坊的主導地位。
這些新興公鏈不僅在技術層面展開競爭,還在吸引開發者、構建社區和獲得資本支持等方面激烈角逐,形成了所謂的"公鏈之爭"。雖然短期內各鏈優勢此消彼長,但這場競爭極大推動了區塊鏈技術進步,使加密生態更加多元化,也爲後來諸如某鏈等新公鏈的崛起埋下了種子。
然而,四年後的今天,這種激烈競爭的景象似乎已經消失。過去幾年中,只有某鏈從低谷中崛起,以一騎絕塵之勢成爲新的公鏈龍頭,甚至一度威脅到以太坊的地位。盡管市值仍有顯著差距,但市場對某鏈似乎抱有更大期待。
通過對比幾個當年熱門公鏈的市值和現狀,我們可以看到,目前某鏈和某鏈在市值方面仍相對強勢,但其他公鏈包括以太坊在內,都還在努力追趕中。
最近,某交易平台創始人開始頻繁暗示某鏈將在2025年迎來重大變革和創新,連續多日在社交媒體上爲其造勢,試圖挑戰某鏈過去一年的輝煌表現。
除了這些老牌公鏈的努力,新興公鏈如某鏈等也在奮力追趕。然而,對當前市場而言,人們對公鏈的期待已不僅限於更快、更好的性能,而是轉向能否提供真正可用的應用產品。這條道路充滿挑戰,如果沒有過去一年多的熱潮,某鏈的發展軌跡可能會有所不同。
事實上,目前還沒有任何一條公鏈能推出真正具有市場吸引力的拳頭產品。除了穩定幣和少數DeFi應用外,其他領域仍缺乏創新,即使一度火熱的某些應用也陷入了發展困境。
對公鏈運營方來說,當前的競爭已不再局限於營銷和獎勵,而是轉向實質性的產品打磨。雖然某些熱門現象可被視爲一種產品形態,但純粹的炒作並非長久之計。鏈上活動終會遇到瓶頸,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用戶(社區)和產品本身。
回顧2021年的公鏈之爭,那種盛況可能難以重現。未來的發展可能更類似於互聯網早期的"百團大戰",需要在用戶、運營和落地應用等方面展開全面競爭。考慮到二層網路(L2)也可視爲公鏈的一種形態,競爭可能比預想的更加激烈。
從投資角度看,某些公鏈選擇邏輯仍然適用。比如某鏈開展某些活動,其他鏈也可以效仿;某鏈發力遊戲領域,其他鏈同樣可以嘗試。市場仍然足夠大,只要能創造財富效應,就能吸引用戶。這樣才有可能誕生出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產品。因爲市場往往遵循先有價格再有產品的邏輯,這種趨勢短期內難以改變,畢竟行業的繁榮期尚未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