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RA 在 10 天內價格翻了 5 倍,內容代幣展現其價值發現

中級7/28/2025, 7:13:56 AM
ZORA 在推出創作者幣後,於 10 天內實現 5 倍漲幅,逐步打造以內容代幣化為核心的注意力經濟體系。本文將系統性梳理 ZORA 從鑄造平台邁向鏈上消費級應用的發展歷程,深入解析其代幣模型、產品設計、用戶數據及分發策略,並評估廣告系統與團隊實力對生態系統長期發展的影響。ZORA 有望成為加密消費領域中最具確定性的長期投資機會之一。

一開始的構想

當我們最初在內部撰寫這份備忘錄時,ZORA 剛上線,代幣價格迅速下挫,項目主軸尚未明確。

但我們並非只是在押注一個迷因幣,而是著眼於一套能高速迭代、並具備「鏈上注意力變現」潛力的協議。

過去幾年,ZORA 從一個單純的鑄造平台,逐步蛻變成擁有獨立 L2 基礎設施的協議型產品,並進一步轉型為協助創作者實現鏈上變現的消費級應用。

在早期,ZORA 就展現幾項明顯特徵:

·快速推陳出新:支援 AI 產生內容、原生整合 USDC 支付、行動裝置優先的使用者介面

·獨特的創作者幣經濟模型,自帶病毒式傳播效果

·清晰且可量化的協議收入模式

·團隊具備深厚的產品與市場設計根基

其鏈上機制設計極為精煉高效:

·創作者於平台鑄造內容,粉絲購買其代幣給予支持

·所有交易流動性皆透過 ZORA 代幣進行路由

·代幣以 ZORA 報價,並於 Uniswap v4 兌換流通

·每筆交易 Zora Labs 抽取約 0.25% 手續費

在高峰期,ZORA 的年化交易量達到近 50 億美元,預估年收入約 600 萬美元。儘管大部分交易量並非發生於官方應用內,我們認為這反倒是切入市場的機會,而非結構性弱點。

Zora 現況如何?

ZORA 目前價格雖然仍低於 TGE 後最高點,但產品本身已經歷大幅升級。

創作者幣現已上線且運作穩定。任何用戶皆可鑄造自己的創作者幣,並與特定內容幣完成綁定。這些代幣透過綁定曲線進行交易,定價以 ZORA 計算,並可即時結算。

整體體驗宛如內嵌市場機制的 TikTok 動態牆,注意力得以即時變現、自由流通。

內容流與產品介面

用戶活躍度健康:

·互動超過 5 筆貼文的創作者,30 天留存率介於 11–27%(a16z 認為社群型產品 25% D30 已屬優異)

·創作者活躍度持續攀升:從第 1 個月平均每月發 3 筆貼文,增至第 4 個月每月 10 筆

基於計價對模式進一步帶動使用活躍度,此設計最早源自 Virtuals。

每一筆代幣交易都會牽涉:

·創作者本人

·購買者

·Zora Labs 團隊

·以及 ZORA 本身

推薦邀請機制、頂級持幣者評論置頂、貼文貨幣化等功能,正逐步構築起加密語境下的「注意力經濟」。

這是一個真正能夠帶來協議收入的消費級產品。

Zora 的分發難題也正逐步被突破。

目前,Zora 透過名為 TBD 的官方 App,與 Base 深度整合。該應用採用 TikTok 類型,建構於 Zora 協議底層。

它已不僅僅是變現工具,更轉型為一套完整基礎設施。團隊將整個生態系統歸納為六大核心要素:

·內建內容分享機制:產品流程鼓勵用戶分享到各大社群平台;

·創作者激勵計畫:設定 100 萬美元預算,吸引音樂、時尚、生活風格、迷因領域的中小型創作者(TikTok 粉絲少於 1 萬、Instagram 粉絲約 5–6 萬)

·用戶增長行銷:於 TikTok 等社群平台投放付費廣告

·代幣激勵分配:TGE 釋出 20% 用於激勵,涵蓋交易獎勵與社群發展等多元方案

·主題活動與媒體曝光:透過播客、活動觸及 crypto 圈及創作者群體

·開發者整合合作:如 Base、Noice 等團隊,皆基於 Zora 協議開發新功能、擴大生態

目前於 TikTok 上搜尋「Zora」幾乎查無相關資訊,顯示只要投入適度資源,在社群平台未來將有爆發成長的巨大空間。

鏈上數據

根據我們在 Dune 上的數據追蹤,Zora 目前完全稀釋估值約 2.5–3 億美元,歷史月度年化交易量曾達 18 億美元。協議目前整體抽取約 1% 交易手續費,其中約 0.25% 歸 Zora Labs 所有。以高峰期計算,協議年收入接近 1800 萬美元。

截至 7 月,Zora 年化交易量約 5.94 億美元,且日活創作者數僅約 4000–7000 人。我們認為,憑藉其產品體驗與經濟模型,未來 12 個月 Zora 有望將創作者基數擴大 10–100 倍。

完整數據請參閱我們的 Dune 儀表板:https://dune.com/socialgraphvc/dollarzora

將 Zora Labs 視為研發投入

在加密產業內,關於由「協議」還是背後團隊獲取更多實質價值,始終爭論不休。

我們並非為 Zora Labs 發言,但根據數次與團隊交流的經驗,我們認同如下觀點:Zora Labs 所獲收入,實應視同研發經費。

協議每筆交易分給 Labs 的 0.25% 手續費,重點不是價值提取,而是成為推動下列活動的燃料:

·不斷升級創作者工具

·建構用戶增長必須的基礎設施

·推進生態內各種創新實驗

·優化行動端與網頁端完整體驗

只要 Zora Labs 能持續提升用戶黏著度、強化內容變現模式並壯大協議內流動性,所有成果終究會回饋至 ZORA 代幣的長期價值。

Zora Labs 雖為成本支出,但其實績斐然。

廣告,會是 Zora 的護城河嗎?

廣告,是 Zora 現階段最關鍵也是最具不確定性的話題之一。

目前,品牌業者尚未積極參與 Zora 的內容幣生態,但該市場已露出輪廓。

如果 Zora 能利用其代幣機制打造原生廣告系統,讓品牌得以於貼文投放贊助、持有內容幣,或直接強化創作者影響力,則整體生態將演變為自我強化的注意力市場。


最大持有者置頂評論


Zora 創作者 Balaji 對廣告設計的觀點

目前已可見雛型。例如,持有最多內容幣者現可在貼文下置頂評論,這本質上等同於早期版廣告單元。未來,該機制完全可延伸為品牌原生行銷路徑,助力貼文推廣與行銷合作。

一旦 Zora 真能實現這一目標,將不僅僅是創作者分潤,更能直接將品牌預算注入代幣經濟,而非依賴傳統橫幅或彈窗式廣告。

我們相信,團隊終將達成這一願景。

團隊背景

團隊成員多來自 Coinbase,是一個高效實幹的專業團隊,持續在內容貨幣化領域突破創新,專注發展結合加密原生與 Web2 使用體驗的獨特產品。

他們推動了行業進展,提出如綁定曲線報價幣、內容驅動代幣化、推薦激勵等創新模式。Zora 展現了公開測試、敏捷迭代的鮮明特質,這也是我們在觀察新一代社交、創作者經濟與變現機制團隊時最重視的條件之一。關鍵成員包括:

·Jacob Horne(聯合創辦人暨執行長):前 Coinbase 產品經理,負責 USDC、Coinbase Ventures 等重要產品,主攻以太坊與 DeFi,對加密市場設計、NFT、創作者經濟有深度見解。自 2019 年起專注於 Zora,亦涉獵加密時尚相關領域。

·Dee Goens(聯合創辦人):前 Coinbase 行銷團隊核心,NFT 早期浪潮重要參與者,為 Zora 打造社群策略與合作生態,長年致力於賦能弱勢創作者群體。

·Tyson Battistella(聯合創辦人暨技術長):帶領 Zora 技術開發,前 Coinbase 智能合約架構師,負責搭建 Zora 協議底層基礎,包括關鍵鑄造工具、L2 相關技術模組等。

代幣結構

Zora 於 2025 年 4 月 23 日正式發行代幣(TGE),現總供應量 100 億枚,估值高點一度達 6 億美元,並獲 Haun Ventures 等機構投資。

分配架構如下:
·策略投資人:26.1%(26.1 億枚)
·團隊:18.9%(18.9 億枚)
·社群激勵:20%(20 億枚)
·金庫(Treasury):20%(20 億枚)
·空投:10%(10 億枚)
·流動性:5%(5 億枚)

解鎖說明:
·空投與流動性(15%):於 TGE 時即全數解鎖
·社群激勵(20%):TGE 時全數解鎖,供生態建設、激勵
·團隊與策略投資人(45%):TGE 後 6 個月設 cliff(懸崖期),自 2025 年 10 月 23 日起按月線性解鎖,總期為 36 個月
·金庫(20%):同自 10 月 23 日起線性解鎖,期程 48 個月

結語

雖然 ZORA 目前尚未恢復價格高點,但其鏈上活躍度、內容生態融合度、創作者參與與留存率,以及協議獲利能力,均已展現出結構性改善。

Zora 的意義不止於發幣或投機,而在透過內容鑄幣機制為整個注意力經濟奠定長遠且可持續的變現路徑。

在加密消費領域,Zora 依然是我們認為最具確定性的長期價值機會之一。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 [BLOCKBEATS],著作權屬原作者 [Social Graph Ventures],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絡 Gate Learn 團隊,我們將依程序儘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述觀點與意見僅代表作者本人,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此文其他語言版本由 Gate Learn 團隊翻譯,未經明確提及 Gate 不得複製、轉載或抄襲譯文內容。
即刻開始交易
註冊並交易即可獲得
$100
和價值
$5500
理財體驗金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