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美元爭霸戰:四大穩定幣聯盟角逐2025年市場

robot
摘要生成中

數字美元爭霸戰:穩定幣的新時代

在2025年,美國通過了一項名爲GENIUS的法案,徹底改變了穩定幣的遊戲規則,引發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數字美元爭奪戰"。這場競爭如同古代的戰國時代,四個強大的聯盟正在爭奪市場主導權。每個聯盟都有其獨特的特色和策略,宛如四個性格迥異的武林門派。讓我們一一探討這些主要參與者。

GENIUS法案:改變遊戲規則的關鍵

GENIUS法案全稱爲《指導和建立美國穩定幣國家創新法案》,可以將其視爲穩定幣行業的"憲法"。該法案的主要規定包括:

  1. 儲備金必須1:1全額支持,只能使用美元現金和短期美國國債等最安全的資產。

  2. 設置100億美元的市值門檻,超過該數額的穩定幣發行方需接受聯邦政府嚴格監管。

  3. 禁止直接向用戶支付利息,避免穩定幣演變爲投機工具。

  4. 對大型科技公司發行穩定幣設置嚴格審批程序。

合規優等生聯盟:USDC

以Circle公司發行的USDC爲核心的聯盟,堪稱行業的"三好學生"。Circle嚴格遵守監管要求,儲備金主要由美國國債和現金構成,透明度高,每月發布詳細審計報告。

然而,這個聯盟內部存在"家庭矛盾"。Circle(發行方)和某交易平台(主要分銷商)之間的關係類似"制造商"和"經銷商"。某交易平台地位強勢,獲取了大部分利潤。Circle雖有可觀收入,但營業利潤較低,大部分收益被某交易平台以各種形式獲取。

某交易平台之所以如此強勢,是因爲其對USDC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該平台上線了大量包含USDC的交易對,爲USDC提供了真正的使用場景和市場需求。更關鍵的是,該平台可以用自己的資金給用戶發放USDC"獎勵",變相爲用戶提供福利。

某交易平台還在合同中設置了諸多限制條款,如Circle與其他渠道合作需得到該平台許可。甚至在某些情況下,該平台可能接管USDC的發行權。這些條款讓Circle在許多決策上受到掣肘。

對某交易平台而言,USDC帶來的穩定利潤極具吸引力。該平台曾考慮收購Circle,但因Circle成功上市後股價漲,收購計劃暫時擱置。

Circle選擇上市的原因正是爲了獲得更多資金和獨立性,減少對某交易平台的依賴,建立自己的銷售渠道。這場"制造商"與"經銷商"之間的博弈,將影響USDC聯盟的未來發展。

離岸帝國:USDT

以某公司的USDT爲核心的聯盟,可比作"江湖老大"——經驗豐富,手段靈活,全球影響力強。

USDT目前市值接近1500億美元,盈利能力驚人。其"賺錢祕訣"主要有兩個:

  1. 高收益投資策略:除投資安全的美國國債外,還投資一些風險較高但收益更高的資產,如公司債券、擔保貸款、貴金屬,甚至比特幣。估計約18%的儲備金投資於這些高風險高收益資產。

  2. 極低的渠道成本:憑藉先發優勢和市場地位,無需向各大交易平台支付高額上幣費用或分成。相反,各大平台主動爭相上線USDT交易對。

面對新法案挑戰,某公司採取了雙軌制策略:保持原有USDT服務全球市場(尤其是新興市場),同時爲美國市場開發完全合規的新穩定幣。

USDT聯盟的另一個重要成員是某區塊鏈網路。超過50%的USDT在該網路上流通,因其轉帳費用低、速度快,特別適合跨境匯款和交易。這種關係對雙方都有利:USDT獲得高效基礎設施,該網路獲得巨大交易量和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某公司還擁有強大的政治背景。他們與華爾街某巨頭合作,而該公司的CEO正是現任政府的商務部長。這位高官曾公開爲某公司背書,爲其提供了強大的"保護傘"。

更巧妙的是,GENIUS法案允許與監管制度"基本相似"的外國司法管轄區建立互惠關係。某公司已在某國獲得許可,憑藉其政治資本,有可能遊說美國政府將該國的監管制度認定爲"基本相似",爲USDT重新進入美國市場開闢後路。

政治權貴集團:USD1

以USD1穩定幣爲核心的聯盟是最新也最具爭議的一個,典型的"政治+資本"強強聯合。其成員陣容包括:

  • 政治明星:USD1項目與某政治家族關係密切,獲得了強大的政治影響力。

  • 分銷巨頭:某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爲USD1提供強大分銷網路。

  • 主權資本:某國國有投資機構投資20億美元,並使用USD1結算,爲USD1在某交易所上創建交易對提供了便利。

  • 基礎設施:某知名人士在這個聯盟中扮演關鍵角色,既是投資者又是顧問,USD1選擇在他的區塊鏈網路上發行。

這種"自上而下"的市場開拓策略與傳統加密貨幣發展路徑截然不同,通過政治影響力和主權級別的大額交易,瞬間創造出巨大的應用場景和市場需求。

然而,USD1的政治資源優勢也是一把雙刃劍。當前政治環境下,USD1風光無限,但一旦政治風向轉變,可能面臨政治清算風險。這種高度依賴政治關係的商業模式,注定了USD1聯盟將在政治變遷中經歷更大起伏。

傳統銀行的反擊

對加密穩定幣最大的威脅可能來自傳統金融體系。某大型銀行推出的數字貨幣產品很有趣:它看似穩定幣,但法律上是銀行存款的代幣化形式。這帶來幾個"殺手鐧"特性:

  1. 可以合法支付利息(因爲本質是存款)
  2. 由銀行直接背書,信用極高
  3. 在成熟的銀行監管框架下運作

但它也有局限性:只有經過嚴格審批的大型機構才能使用,主要用於機構結算,而非日常支付。

其他大型銀行也在探索發行自己的存款代幣,甚至考慮組建銀行聯盟創建共享的、可互操作的、由銀行主導的數字貨幣。這是銀行業爲防止被加密原生穩定幣"去中介化"而採取的協同防御行動。

這種趨勢預示着數字美元的未來可能出現分化:穩定幣主導加密原生和零售市場,存款代幣主導機構和B2B市場。

科技巨頭的多樣化策略

在各大聯盟爭奪地盤的同時,一些科技公司和金融科技公司也在尋找機會,但策略各不相同:

  • 某支付科技公司:選擇提供基礎設施服務,爲所有人提供"穩定幣即服務"的能力。

  • 某支付巨頭:通過提供高達3.7%的年化"忠誠度獎勵"來吸引用戶。

  • 某些零售巨頭:有意發行穩定幣以減少信用卡手續費,但面臨法律限制。

  • 某社交媒體巨頭:變得謹慎,專注於爲創作者提供跨境支付服務,可能選擇與現有穩定幣發行方合作。

未來展望

這場穩定幣大戰可能不會有唯一贏家,更可能出現市場分化:

  • 機構市場:銀行聯盟的存款代幣可能佔據主導地位
  • 美國零售市場:USDC聯盟可能繼續領先
  • 全球新興市場:USDT聯盟可能繼續稱王
  • 政治驅動的特殊場景:USD1聯盟可能發揮獨特作用

這場競爭不僅反映了技術和商業模式的較量,更是不同金融理念和治理模式的博弈。對普通用戶而言,這種競爭推動了技術創新,提高了服務質量,也帶來了更多選擇。無論最終誰勝出,數字美元時代已經來臨,我們都是這一歷史進程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USD1-0.06%
USDC-0.02%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2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空投黑洞vip
· 7小時前
剧情有点意思
回復0
LiquidityOraclevip
· 7小時前
稳定之路风云渐起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