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多維解析加密資產估值模型:公鏈、平台幣、DeFi與比特幣
探索加密資產估值模型:從公鏈到比特幣
加密貨幣已成爲金融科技領域中最富活力和潛力的板塊之一。隨着大量機構資金進入,如何對加密項目進行合理估值成爲關鍵問題。傳統金融資產有成熟的估值體系,如現金流折現模型、市盈率估值法等。
加密項目種類繁多,包括公鏈、中心化交易所平台幣、去中心化金融項目、meme幣等,它們各自具有不同的特點、經濟模型和代幣功能。需要探索適合各賽道的估值模型。
一、公鏈估值:梅特卡夫定律
梅特卡夫定律的核心內容是:網路價值與節點數平方成正比。
V = K*N²(V爲網路價值,N爲有效節點數,K爲常數)
該定律在互聯網公司價值預測中得到廣泛認可。一項關於Facebook和騰訊的獨立研究顯示,在10年的統計期內,這些公司的價值與用戶數量呈現出梅特卡夫定律的特徵。
以太坊是應用梅特卡夫定律的一個實例。研究發現,以太坊市值與每日活躍用戶呈對數線性關係,基本符合梅特卡夫定律的公式。具體而言,以太坊網路市值與用戶數的1.43次方成正比,常數K取值3000。計算公式如下:
V = 3000 * N^1.43
統計數據表明,梅特卡夫定律估值法與ETH市值走勢確實存在一定相關性。
然而,梅特卡夫定律在應用於新興公鏈時存在局限性。在公鏈發展初期,用戶基數相對較小,不太適合使用梅特卡夫定律進行估值,如早期的Solana、Tron等。此外,該定律也無法反映質押率對代幣價格的影響、EIP1559機制下Gas費銷毀的長期影響,以及公鏈生態可能基於安全比率對總鎖定價值(TVS)的博弈等因素。
二、中心化交易所平台幣估值:盈利回購&銷毀模型
中心化交易所平台幣類似股權通證,與交易所收入、公鏈生態發展情況、交易所市場份額等因素相關。平台幣通常設有回購銷毀機制,有些還具備公鏈中的Gas費銷毀機制。
平台幣的估值需要考慮平台整體收入情況,折現未來現金流來估算內在價值,同時也要考慮銷毀機制對稀缺性的影響。平台幣的漲跌一般與交易平台的交易量增長率和平台幣供應量減少率有關。簡化的盈利回購&銷毀模型估值法計算方式爲:
平台幣價值增長率 = K交易量增長率供應量銷毀率(K爲常數)
某知名交易所的平台幣是最典型的例子。自2017年誕生以來,該平台幣獲得了投資者的廣泛認可。其賦能方式經歷了兩個階段:盈利回購階段和自動銷毀+實時銷毀機制階段。
在實際應用該估值法時,需要密切關注交易所的市場份額變化。如果某家交易所的市場份額持續下降,即使當前盈利表現尚可,未來的盈利預期也可能受到影響,從而降低平台幣的估值。
此外,監管政策的變化對中心化交易所平台幣的估值也有很大影響,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導致市場對平台幣的預期發生改變。
三、去中心化金融項目估值:代幣現金流貼現法
去中心化金融項目採用代幣現金流貼現估值法的核心邏輯是,將代幣未來所能產生的現金流進行預測,並按照一定的折現率折現爲當前的價值。這種方法通過對DeFi協議未來收益的預期來確定代幣的當前價值。
然而,DeFi協議的估值面臨幾個主要挑戰:
四、比特幣估值:多元方法的綜合考量
挖礦成本估值法
統計顯示,過去五年裏,比特幣價格低於主流礦機挖礦成本的時間僅佔約10%,充分說明了挖礦成本在支撐比特幣價格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比特幣挖礦成本可視爲其價格的底限。歷史表明,當價格低於主流礦機挖礦成本時,通常是極佳的投資機會。
黃金替代品模型
比特幣常被視爲"數字黃金",能夠部分替代黃金的價值儲存功能。目前,比特幣市值佔黃金市值的7.3%。若這一比例分別提升至10%、15%、33%、100%,按照相應換算,比特幣單價將分別達到92,523美元、138,784美元、305,325美元、925,226美元。
然而,比特幣與黃金在物理屬性、市場認知、應用場景等方面仍存在諸多差異。黃金歷經數千年成爲全球公認的避險資產,具有廣泛的工業用途和實物支撐;而比特幣是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虛擬資產,其價值更多源於市場共識和技術創新。因此,在運用該模型時,需充分考量這些差異對比特幣實際價值的影響。
結語
探索加密項目估值模型旨在推動行業內有價值項目的穩健發展,同時吸引更多機構投資者配置加密資產。
特別是在市場低迷時期,我們必須用最嚴格的標準、最樸素的邏輯,去尋找那些具有長期價值的項目。通過合理的估值模型,就像2000年時抓住"泡沫破滅"的谷歌、蘋果一樣,在熊市中發掘加密領域的潛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