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EIP-1559升級: 以太坊礦工的最佳策略與影響分析
EIP-1559: 重塑以太坊交易機制的重大升級
EIP-1559作爲以太坊歷史上最引人注目的升級之一,從根本上改變了用戶交易的競價方式,對ETH的未來價值捕獲、用戶體驗和網路安全等方面都將產生深遠影響。這項提案在以太坊社區內引發了巨大爭議,反對聲音主要來自礦工羣體。對此,一位加密貨幣研究員分析了可能出現的五種情景,並認爲支持部署EIP-1559是礦工的最佳策略。
目前EIP-1559提案已在社區內獲得壓倒性支持,技術上也已爲柏林硬分叉後納入以太坊做好準備,正等待核心開發者的最終評估。經過對多種方案可行性和機會成本的權衡,我們發現相比與用戶合作,任何形式的激進抵制都將更嚴重損害礦工的長期收益。
礦工的收益結構與以太坊經濟
當前礦工的收入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EIP-1559實施後,礦工從區塊獎勵和MEV獲得的收入將保持不變。只要系統不擁堵,納入費用就會被銷毀。當需求超過最高gas費用限制時,交易雙方將進行額外的價格競拍,最終的競拍費用將歸礦工所有。
爲獲得這些回報,礦工必須投資挖礦硬件、電力採購合同等資本支出。這些投資使他們在結構上看好ETH和以太坊經濟,因爲只有持續挖礦才能獲得回報。
用戶是以太坊經濟的主體
礦工的所有三項收入來源均源自用戶以及爲用戶服務的應用和業務。用戶對ETH的需求產生後,礦工將其出售以換取法幣和其他生態系統代幣。用戶的轉帳、交易、借貸需求催生了擁堵費用。DeFi應用的使用爲礦工創造了價格套利等MEV機會。
用戶構成了以太坊的經濟體,礦工則以網路安全的形式爲他們提供服務。這是一種交易關係,礦工提供服務是爲了獲得用戶的經濟激勵。
用戶沒有道德義務向礦工支付超過以太坊安全所需的費用。同樣,礦工也沒有道德義務在無法盈利的情況下繼續挖礦。
五種可能的情景分析
情景一:礦工留在舊鏈,不進行EIP-1559升級
在許多其他區塊鏈中,升級往往面臨艱難鬥爭。這是因爲用戶如果選擇留在現有鏈上,成本會更低,因此新提案的通過面臨很大阻力。
但在以太坊中,由於難度炸彈的存在,這種情況不可能發生。如果沒有硬分叉來重置難度炸彈,挖礦難度將會不斷增加,直至以太坊網路陷入停頓。這使得停留在舊鏈上失去可能性,任何EIP-1559的反對者都將付出相同代價來進行硬分叉,至少要拆除難度炸彈。
情景二:礦工創建競爭代幣並復制以太坊狀態
一個更可行的建議是礦工只需分叉以太坊並創建自己的代幣,類似於ETC從ETH分叉或BCH從比特幣分叉。分叉是否有意義,取決於這樣做的機會成本。礦工們必須在挖礦新的競爭鏈和維持現有以太坊鏈之間做出選擇。
爲向礦工支付收入,區塊鏈首先需要爲用戶創造價值,以獲得有價值的區塊獎勵、擁堵費用以及MEV。比特幣和以太坊已被分叉數十甚至數百次,但大多數分叉從未獲得用戶青睞。因此機會成本非常高。
鑑於以太坊的狀態極其復雜,不僅包含ETH的發行,還包含數千種不同的代幣、智能合約、應用程序等。雖然這些也可以通過分叉復制,但它們僅僅是另一條鏈上的空殼。因此分叉無法真正復制這些資產,這些代幣將繼續在EIP-1559以太坊區塊鏈上運行,在分叉鏈上卻毫無價值。
結果,分叉鏈上依賴抵押品的其他DeFi應用也失去了意義,如抵押品支持的穩定幣DAI或任何形式的AMM池。ETH以外的其它要素,包括重要的鏈外基礎設施如預言機、清算機器人等都會崩潰,在分叉鏈上造成巨大混亂。
雖然2016年ETC能夠從ETH成功分叉,但今天不可能再發生類似事件。代幣化資產和DeFi的出現,使得以太坊的狀態變得不可分叉。
情景三:礦工創建具有新狀態的競爭幣
如果以太坊的狀態無法分叉,那麼僅復制以太坊狀態的安全元素(如ETH的分發),並從全新狀態開始的競爭幣呢?
這比情景二更可行,以太坊的其他"無狀態"分叉,如Tron和近期的幣安智能鏈(BSC)都證明了這一點。尤其是後者的成功,證明了利用以太坊虛擬機(EVM)、現有錢包基礎設施(如Metamask)和開發者工具的巨大價值。此外,雖然dapp不會被自動復制,但它們的部署非常簡單,可以在之後發行新的資產。
鑑於BSC的快速成功,市場上是否存在對使用PoW挖礦而非中心化運營商的"無許可"版本的需求?新的區塊鏈甚至可以提高gas限制,以針對那些目前由於gas價格過高而無法使用以太坊的用戶。
但進一步思考,這種做法也充滿問題,主要圍繞供應分配。
如果新鏈決定重置ETH的供應分配,從0開始,它將失去現有的供應分配。引導新的供應分配將需要數年的高通脹,這會降低資產的吸引力。相比之下,BSC沒有這一問題,因爲某平台是唯一的區塊生產商,不需要額外的挖礦激勵。
但如果新鏈復制ETH的分布,那麼大量新ETH將掌握在潛在敵對用戶手中,他們可能會長期使用這些幣來壓低價格。這將使新鏈上礦工的任何區塊獎勵變得毫無價值,並表明即使是"無狀態"分叉也需要現有用戶的一定支持。
情景四:礦工加入新鏈,但阻止EIP-1559
如前所述,任何創建競爭幣的嘗試基本注定失敗。這留下了另一種可能性,也是礦工目前討論最多的選項。在這種情況下,礦工將與用戶一起加入新的區塊鏈,但隨後通過將基本費用控制爲0,來抑制EIP-1559機制燃燒任何ETH。
該方法的工作原理如下:EIP-1559控制器通過觀察前一個區塊的大小來確定下一個區塊的基本費用。如果前一個區塊超出目標gas限制(最大gas限制的50%),則基本費用將增加以限制交易需求。如果低於目標gas限值,基本費用將減少以鼓勵需求。
礦工可以從技術上控制他們包含的交易數量,從而控制區塊大小,進而控制基本費用。如果礦工只挖取不到半滿狀態的區塊,則基本費用就永遠不會增加到零以上,因此就不會銷毀任何費用。然而,不同礦工之間的競爭,使得這一策略在實踐中難以實現。
首先,假設一個擁有5%算力的礦池試圖實施這一策略,只挖取半滿狀態或更小的區塊(即使需求遠超這一水平)。與此同時,其他95%的算力會挖取更大的區塊,從收費中獲得更多收入,而基本費用無論如何都會增加。控制5%算力的礦池很快就會意識到自己在遭受損失,要麼選擇放棄,要麼就會流失算力。這表明,出於自利,礦工希望包含盡可能多的交易,只要他們之間存在競爭。
那如果競爭減少會如何?比如假設60%的礦工同意實施這一策略。結果是一樣的,因爲60%的聯盟礦工每挖取半滿狀態的區塊,剩餘40%的礦工就會挖取完整的區塊,並從擁堵費用和MEV中獲得所有額外收入,這樣基本費用還是會隨時間增加,因此,這種情況下我們稱之爲不穩定聯盟。
該策略只有在敵對礦工能夠找到消除競爭的方法時才能奏效,這樣其他人也無法挖取大區塊。擁有60%的算力後,他們可以通過實現所謂的礦工激活軟分叉(MASF)來實現這一點。這種MASF將規定超過半滿狀態的區塊無效,因此60%的礦工應該忽略它們。現在,40%的礦工在技術上仍然可以開採更大的區塊,但60%的人將拒絕在這些區塊的基礎上繼續挖礦,因此,少數派聯盟的所有交易和區塊報酬都將化爲泡影。
需要指出的是,MASF並非新生事物。如今,礦工已經可以組建這樣的聯盟,例如通過限制gas限額來提高費用,從大額交易中收取更高的費用,或者設置一個價格下限。所有這些策略一開始似乎都更有利可圖,但礦工有充分理由不去嘗試實施。
首先,他們需要許多互不信任的各方合作,這很難實現。更重要的是,MASF將是對以太坊網路及其用戶的前所未有的攻擊。這不僅會在共識層面破壞網路的穩定,也會損害用戶對以太坊的信任。這已經威脅到了未來的挖礦收入,但用戶也可能更積極地反對這種審查。例如,我們預計用戶會開始直接向友好的礦池廣播交易,以從審查池中扣除費用和MEV。
總之,對於未實施MASF的礦工而言,操縱基本費用並不是一個穩定的均衡。但如果礦工真的實施了MASF,這將是對以太坊前所未有的自毀性攻擊,當然也包括他們自己的投資。
情景五:礦工加入新鏈,並順利實施EIP-1559
考慮到情景一至四的結果對礦工都不利,我們相信,他們的主要選擇是簡單地與用戶合作。
即使礦工在這條新鏈上賺的錢變少了(並非必然),但仍然要比嘗試創建競爭幣所賺的錢多得多。任何這樣的競爭幣相對於ETH的價值都將接近於零,不會因擁堵而產生交易費,也不會因DeFi套利機會而產生MEV。
此外,實施MASF來抑制基本費用將是對以太坊及其用戶前所未有的公開攻擊。我們從未在現實中見過這種攻擊,這是有充分理由的。它可能會破壞用戶的信心和ETH的價值,以及系統中的經濟活動,從而直接損害礦工的利益。
可能的讓步
除了上述五種情景外,我們還討論了用戶爲安撫礦工可能做出的不同讓步,主要包括:
然而,我們再次強調,與用戶合作升級已經符合礦工的最大利益。因此,用戶無需滿足礦工的要求,也無需向他們做出任何進一步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