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逮捕後仍有翻案希望 捕訴分離能否減少冤案
逮捕後還有機會爭取無罪或不起訴嗎?
作爲一名刑事辯護律師,我曾處理過這樣一個案件:當事人已被檢察院批準逮捕,經過數日努力,成功取保候審。然而,在檢察院決定移送法院前兩天,當事人又被關進看守所。
我向檢察官表達了對案件是否構成犯罪、管轄權等方面的質疑,認爲完全可以做不起訴處理。然而,檢察官無奈地表示:"我們通常都是逮捕了就要起訴的。"
這引發了一個深層次的問題:捕訴合一制度是否合理?它是否導致了許多冤案的產生?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了解捕訴合一和捕訴分離這兩個概念。捕訴合一指同一檢察官同時負責審查逮捕和起訴,而捕訴分離則是由不同檢察官分別負責這兩個階段。
這兩種制度在我國的發展歷程如下:
捕訴合一制度的主要考慮包括:提高訴訟效率、優化司法資源利用、強化檢察官責任感等。而捕訴分離制度則強調內部監督、保障犯罪嫌疑人權利,但可能影響辦案效率。
然而,作爲刑辯律師,我認爲捕訴合一並不一定能促使檢察官更謹慎辦案。檢察官在短短7天內就要決定是否批捕,同時還要處理其他案件和工作,很可能導致錯誤逮捕。
更嚴重的是,在捕訴合一制度下,如果檢察官發現逮捕錯誤或案件存在爭議,往往會選擇"硬着頭皮"起訴,而不是承認錯誤。這可能導致更多冤假錯案的產生。
據最高檢2024年的統計數據,判決無罪或不負刑事責任的比例僅爲萬分之三,且呈逐年下降趨勢。捕後不起訴及捕後判決無罪合計僅佔總人數的0.27%。
這也是爲什麼我經常強調刑事案件前37天的重要性,因爲一旦案件方向出現偏差,後續流程很難逆轉。
目前,一些地區正在試點捕訴分離,引發了廣泛討論。作爲辯護人,我認爲制度本身並無對錯,關鍵在於執行制度的人。單純追求工作效率可能會制造更多冤假錯案。
對於辦案人員來說,這可能只關乎面子,但對當事人而言,卻事關一生。我們應當更加謹慎地對待每一個刑事案件,確保司法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