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解密去中心化貨幣的演進之路:從吸引價值到實現真正穩定
探討去中心化貨幣實現真正穩定性的挑戰
隨着數字貨幣不斷挑戰傳統貨幣概念,我們需要重新審視貨幣的本質特徵,以及它如何在現代經濟中發揮基本功能。歷史表明,貨幣的定義不僅在於其技術特性,更在於其適應不同發展階段的演變能力。真正的貨幣必須經歷一條充滿挑戰的進化之路,而這是大多數新興貨幣難以完成的。
貨幣的完整生命週期
要成爲功能完善的貨幣,資產必須成功完成四個關鍵發展階段:
吸引價值:貨幣首先必須吸引資本和關注。無論是通過貴金屬、政府背書還是升值潛力,所有成功的貨幣都始於吸引人們持有它。這一初始吸引力爲後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規模發展:其次,貨幣必須實現足夠的規模和流動性,以支持有意義的經濟活動。它需要足夠的市場深度來避免過度波動,還需要足夠的分布以確保交易對手容易找到。
穩定機制:第三,貨幣必須發展出使其在商業和合同中可靠的穩定機制。這需要技術機制和制度支持,能夠在各種市場條件下正常運轉,不會崩潰或需要外部幹預。
經濟效用:最後,貨幣必須在普通經濟活動中真正實用。它必須在各種經濟環境中作爲可靠的記帳單位、交換媒介和價值儲存手段,支持現代經濟所需的全部金融功能。
協調問題的挑戰
後期階段需要解決隨系統規模擴大而難度增加的根本性協調問題。貨幣的一些基本功能,如提供最後手段的功能、實施緊急穩定措施等,本質上是公共物品。它們要求實體將系統穩定置於眼前的自身利益之上。
在純粹以個人利益爲導向的去中心化系統中,這些關鍵功能缺乏結構性支持。系統在正常情況下可能運行良好,但在穩定性至關重要的時候卻會崩潰。我們在加密貨幣市場中反復看到這種脆弱性,如某些交易所在市場崩盤時不得不暫停交易,以及某些去中心化協議需要緊急治理響應和社區救助等。
這些例子揭示了一個深刻的真相:盡管加密貨幣在理論上提倡無需信任的系統,但其在危機中的生存一再依賴於隱性信任的參與者進行自由裁量的幹預。隨着系統規模擴大,這個協調問題變得更加困難。
資本形成的需求
除了穩定性外,良性的貨幣還必須支持資本形成——推動經濟生產力的借貸過程。這是現有加密貨幣面臨的另一個根本性局限。加密資產雖然日益作爲抵押品使用,但很少作爲債務的計價資產。功能完善的貨幣必須爲跨時間的協議提供穩定的記帳單位,使借貸雙方對債務的未來價值有合理的確定性。
設計完整的貨幣體系
現有加密貨幣的局限性並非暫時性問題,而是根本性的設計約束。它們主要爲吸引價值和規模發展而設計,固定或高度受限的供應模型雖然在早期採用和投機方面表現出色,但在需要穩定性和實用性時卻成爲了負擔。
如果沒有機制來適應變化的經濟狀況、提供最後手段的功能或在危機中穩定的機制,這些體系從根本上仍是不完整的貨幣體系。它們作爲所有權帳本運作良好,但難以成爲功能齊全的貨幣。
良性貨幣的完整架構
基於這些觀察,我們可以定義架構完整的貨幣所需的要素:
結論:通向良性貨幣之路
貨幣的演變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解決隨規模擴大而增加的協調問題。良性的貨幣必須設計爲在其整個生命週期都能運作,具備適應變化條件的機制,而無需持續的外部幹預。
這意味着創造的貨幣不僅在最佳條件下有效,而且在各種經濟情景下都能有效。隨着數字貨幣的持續開發,我們應該關注一種貨幣是否具備在其整個演變過程中發揮優質貨幣功能所需的完整架構要素。
貨幣的未來屬於那些在設計時就全面了解貨幣實際運作機制的系統。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去中心化貨幣的穩定性和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