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 vs 黃金:避險對決

5/6/2025, 5:41:28 PM
比特幣和黃金是當今金融界最受爭議的兩種價值儲存方式。本文比較它們的歷史、波動性、抵御通脹能力和長期前景,幫助投資者了解這些資產在不斷變化的經濟世界中的表現。

幾個世紀以來,黃金一直是最終的避險資產和價值儲存工具。近年來,比特幣- 作爲第一和最大的加密貨幣,已經成爲數字對手,通常被譽爲“數字黃金”。這兩種資產都擁有熱情的支持者:黃金因其實物穩定性而聞名,比特幣因其高科技、高增長潛力而著稱。在這篇博客中,我們以新聞的視角來看待比特幣vs黃金比較它們作爲價值存儲、歷史表現、波動性、作爲通脹對沖的優點,以及這兩種非常不同資產的未來可能會發生什麼。

比特幣和黃金作爲價值儲存

價值存儲是指一種資產,可以隨着時間保持(或增加)其價值。黃金作爲價值存儲的聲譽建立在幾千年的人類歷史之上 - 它稀缺、耐用且被普遍認可。比特幣於2009年推出,作爲數字價值存儲迅速贏得追隨者,原因在於其編程稀缺性和去中心化特性。以下是這兩者在關鍵屬性上的比較:

  • 歷史與信任: 黃金作爲財富儲備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從古代硬幣到現代中央銀行儲備),隨着時間的推移贏得了無與倫比的信任。相比之下,比特幣的歷史僅有十多年。盡管缺乏長期的記錄,但在其短暫的歷史中,它迅速贏得了科技投資者和一些機構的信任。
  • 稀缺黃金的供應增長緩慢(通過開採每年約1-2%),地球地殼中的數量是有限的。比特幣的供應甚至更加嚴格限制-其供應上限爲2100萬個比特幣,新比特幣的釋放按照一個可預測的時間表進行,大約每四年減半(這一事件被稱爲“減半”)。與可以無限制地印刷的法定貨幣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兩種資產都不能隨意創建。
  • 有形 vs 數字: 金是實物和有形的 - 你可以用手拿着金條或金幣。這種實物性意味着它需要安全存儲並且運輸成本高昂。比特幣僅在全球計算機網路上以數字形式存在區塊鏈它沒有實體形式,這使得它容易攜帶(您可以在線向全世界發送價值),但也意味着它依賴於互聯網和電力來獲取。
  • 可分割性與實用性: 比特幣是高度可分割的(您可以花費一個硬幣的一小部分)並且易於交易,這增加了它作爲現代價值存儲或甚至交換媒介的實用性。在實際情況下,金的可分性較低(從金條上削掉幾克不方便),並且不直接用於日常交易。但是,金確實具有實際用途-從珠寶到電子產品-這爲其提供了除了投資之外的基本需求。比特幣的價值純粹由投資者需求和其網路使用驅動,因爲它沒有工業用途。
  • 市場採用:黃金被廣泛持有,不僅被個人、機構持有,甚至被政府持有。各國央行合計持有數萬噸黃金作爲儲備之一,凸顯了黃金的機構接受程度。比特幣在採用階段較早 - 尚未有任何中央銀行持有比特幣,但越來越多的零售投資者、公司,甚至一些國家將其作爲法定貨幣持有。其採用趨勢強勁,但也面臨許多國家的監管審查,而黃金目前在這一點上基本上是避免的。

簡而言之,黃金提供了傳統和有形的安全,而比特幣作爲數字時代的價值存儲提供了創新和高潛力。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它們實際爲投資者表現如何。

歷史價格表現

當涉及到價格表現黃金和比特幣之間的差異是顯著的。黃金以其長期穩定性而聞名 - 它通常能保值並略微超過通貨膨脹,但並不以短期內的巨大價格飆升而聞名。另一方面,比特幣自問世以來就取得了驚人的回報,但伴隨着極端的波動。

在過去的十年中,比特幣已經世界上表現最佳的資產類別在比特幣的早期,一枚比特幣幾乎一文不值 - 只值幾美分。到了2011年,它的價值僅爲幾美元,十年後,它的價值已經飆升至每枚幾萬美元。例如,五年前(大約是2016-2017年),比特幣的交易價低於1000美元;而今,它的價格經常波動在$30,000–$50,000 range每個幣。這是數千倍的增長。比特幣的增長並非穩定或平穩,然而-它經歷了多次繁榮與蕭條週期(稍後將更多討論波動性)。2013年、2017年和2020-2021年的主要牛市迅速看到其價格大幅增長,而介入的熊市則看到50%甚至更多的下跌。持有並經歷動蕩的早期投資者已經看到空前的收益:即使考慮回撤,比特幣的長期趨勢一直急劇向上。

金價表現一直更爲穩健而謙遜十年前,2013年,黃金每盎司約爲1300美元。截至2025年,黃金大致在每盎司1900-2000美元在這個範圍內。 十多年來,這是一個不錯的增幅(按美元計算,未考慮通貨膨脹,大約高出50%)。 2020年金價曾創下約2070美元的歷史最高紀錄,面對疫情不確定性,而在2022-2023年通貨膨脹高峯期間再次接近紀錄水平。 但總體而言,與比特幣的暴漲相比,金價走勢相對平穩。 持有金條的長期投資者已經看到他們的財富得到保護,並逐漸增長 - 例如,20年來,金價從21世紀初大約翻了四倍 - 但他們並沒有經歷過比特幣的爆炸性回報。

比特幣和黃金之間的一個關鍵區別在於它們的價格歷史生動地展示出來。在過去的十年中,比特幣的價格從2013年不到100美元飆升至2021年達到近70000美元的峯值,並在2025年仍維持在數萬美元之間。相比之下,黃金的價格在同一時期內從每盎司大約1300美元逐漸漲到每盎司約1900美元。上圖(使用對數刻度,以反映比特幣的巨大漲幅)突出顯示了比特幣的指數增長——遠遠超過黃金的累積增長——但也展示了比特幣的波動劇烈,與黃金的相對穩定曲線形成鮮明對比。換句話說,十年前投資比特幣將大大增值,而黃金將帶來適度穩定的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黃金已經展示了它的價值世紀一個常被引用的例子:一盎司黃金在一百年前可以買到一套優質的男士西裝,今天仍然可以 – 這證明了黃金長期保值的能力。比特幣並沒有幾個世紀的歷史,但其支持者認爲,如果它在同樣的時間範圍內存在,其數學上限制的供應將同樣在長期內保持價值(並且隨着採用的增長而大幅增值)。從歷史上看,黃金的價格往往在經濟危機或通貨膨脹時漲, 而比特幣的歷史表現更多地與技術採納曲線和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相關。

波動性比較

波動性是比特幣和黃金截然不同的地方。黃金的價值部分在於它是相對穩定的價值儲存工具。其價格變動通常是逐漸的。相比之下,比特幣以其極度波動而聞名。

  • 在日常基礎上,黃金的價格可能每天波動1%或更少 - 在2000美元盎司的情況下,20美元的波動是典型的。黃金價格在一天內出現5-10%的顯著波動非常罕見,通常與重大的地緣政治或經濟事件有關。
  • 比特幣在任何一天都可以輕鬆上下波動5%(有時甚至更多)。在危機或市場狂熱條件下,比特幣在單日內出現兩位數的百分比變動是常有的事。例如,在2020年3月,當COVID-19恐慌席卷市場時,比特幣價格在幾天內暴跌約50% - 這是一個幾乎不可想象的極端波動,黃金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幾乎無法想象。在2021年的牛市中,比特幣常常因投機狂熱在幾個小時內暴漲或暴跌數千美元。

在較長的時間段內,黃金的波動性很低。投資者將黃金視爲一種安全、穩定的資產,每年可能會以適度百分比的幅度下跌或漲。相比之下,比特幣的年度波動幅度非同尋常:它可以在一年內翻倍,也可以在嚴重下滑中損失70%以上的價值。這種高波動性意味着高風險比特幣投資者必須忍受投資組合價值的劇烈波動,而黃金持有者通常看到財富波動遠低於這個水平。

爲什麼比特幣波動性如此之大?有幾個原因:比特幣仍然是一個相對年輕、新興的資產類別,其價值受到投機和不斷變化的敘事驅動。與黃金相比,比特幣市場更小,流動性更差,因此資金的流入或流出對價格的影響更大。監管新聞、黑客攻擊或投資者情緒的轉變可能引發過度反應。另一方面,黃金市場已經深度建立起來——很難震驚一個存在數個世紀、擁有數百萬參與者和廣泛工業基礎的市場。黃金在價值上還有一種錨定,即其用途和中央銀行儲備, 這有助於抑制瘋狂的投機行爲。比特幣在快速增長和採用過程中仍在尋找其真正的價格發現。

話雖如此,比特幣的波動性在逐漸降低,因爲它趨於成熟 - 在它早期時期的瘋狂波動(當時它經常會暴漲1000%並大幅下跌80%)隨着市場的發展已經有所緩和。盡管如此,與傳統資產(股票、債券,甚至黃金)相比,比特幣仍然極其波動。黃金在投資組合中的穩定作用(在危機時往往與風險資產呈相反運動)與比特幣作爲高風險、高回報資產的特性完全不同,後者通常更像是科技股或高貝塔投資。

考慮比特幣與黃金的投資者必須權衡這種波動性差異:黃金提供相對低波動性的心靈安寧,而比特幣提供高回報的機會,但伴隨着過山車般的價格波動。

* 本情報はGate.ioが提供または保証する金融アドバイス、その他のいかなる種類の推奨を意図したものではなく、構成するものではありません。

比特幣 vs 黃金:避險對決

5/6/2025, 5:41:28 PM
比特幣和黃金是當今金融界最受爭議的兩種價值儲存方式。本文比較它們的歷史、波動性、抵御通脹能力和長期前景,幫助投資者了解這些資產在不斷變化的經濟世界中的表現。

幾個世紀以來,黃金一直是最終的避險資產和價值儲存工具。近年來,比特幣- 作爲第一和最大的加密貨幣,已經成爲數字對手,通常被譽爲“數字黃金”。這兩種資產都擁有熱情的支持者:黃金因其實物穩定性而聞名,比特幣因其高科技、高增長潛力而著稱。在這篇博客中,我們以新聞的視角來看待比特幣vs黃金比較它們作爲價值存儲、歷史表現、波動性、作爲通脹對沖的優點,以及這兩種非常不同資產的未來可能會發生什麼。

比特幣和黃金作爲價值儲存

價值存儲是指一種資產,可以隨着時間保持(或增加)其價值。黃金作爲價值存儲的聲譽建立在幾千年的人類歷史之上 - 它稀缺、耐用且被普遍認可。比特幣於2009年推出,作爲數字價值存儲迅速贏得追隨者,原因在於其編程稀缺性和去中心化特性。以下是這兩者在關鍵屬性上的比較:

  • 歷史與信任: 黃金作爲財富儲備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從古代硬幣到現代中央銀行儲備),隨着時間的推移贏得了無與倫比的信任。相比之下,比特幣的歷史僅有十多年。盡管缺乏長期的記錄,但在其短暫的歷史中,它迅速贏得了科技投資者和一些機構的信任。
  • 稀缺黃金的供應增長緩慢(通過開採每年約1-2%),地球地殼中的數量是有限的。比特幣的供應甚至更加嚴格限制-其供應上限爲2100萬個比特幣,新比特幣的釋放按照一個可預測的時間表進行,大約每四年減半(這一事件被稱爲“減半”)。與可以無限制地印刷的法定貨幣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兩種資產都不能隨意創建。
  • 有形 vs 數字: 金是實物和有形的 - 你可以用手拿着金條或金幣。這種實物性意味着它需要安全存儲並且運輸成本高昂。比特幣僅在全球計算機網路上以數字形式存在區塊鏈它沒有實體形式,這使得它容易攜帶(您可以在線向全世界發送價值),但也意味着它依賴於互聯網和電力來獲取。
  • 可分割性與實用性: 比特幣是高度可分割的(您可以花費一個硬幣的一小部分)並且易於交易,這增加了它作爲現代價值存儲或甚至交換媒介的實用性。在實際情況下,金的可分性較低(從金條上削掉幾克不方便),並且不直接用於日常交易。但是,金確實具有實際用途-從珠寶到電子產品-這爲其提供了除了投資之外的基本需求。比特幣的價值純粹由投資者需求和其網路使用驅動,因爲它沒有工業用途。
  • 市場採用:黃金被廣泛持有,不僅被個人、機構持有,甚至被政府持有。各國央行合計持有數萬噸黃金作爲儲備之一,凸顯了黃金的機構接受程度。比特幣在採用階段較早 - 尚未有任何中央銀行持有比特幣,但越來越多的零售投資者、公司,甚至一些國家將其作爲法定貨幣持有。其採用趨勢強勁,但也面臨許多國家的監管審查,而黃金目前在這一點上基本上是避免的。

簡而言之,黃金提供了傳統和有形的安全,而比特幣作爲數字時代的價值存儲提供了創新和高潛力。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它們實際爲投資者表現如何。

歷史價格表現

當涉及到價格表現黃金和比特幣之間的差異是顯著的。黃金以其長期穩定性而聞名 - 它通常能保值並略微超過通貨膨脹,但並不以短期內的巨大價格飆升而聞名。另一方面,比特幣自問世以來就取得了驚人的回報,但伴隨着極端的波動。

在過去的十年中,比特幣已經世界上表現最佳的資產類別在比特幣的早期,一枚比特幣幾乎一文不值 - 只值幾美分。到了2011年,它的價值僅爲幾美元,十年後,它的價值已經飆升至每枚幾萬美元。例如,五年前(大約是2016-2017年),比特幣的交易價低於1000美元;而今,它的價格經常波動在$30,000–$50,000 range每個幣。這是數千倍的增長。比特幣的增長並非穩定或平穩,然而-它經歷了多次繁榮與蕭條週期(稍後將更多討論波動性)。2013年、2017年和2020-2021年的主要牛市迅速看到其價格大幅增長,而介入的熊市則看到50%甚至更多的下跌。持有並經歷動蕩的早期投資者已經看到空前的收益:即使考慮回撤,比特幣的長期趨勢一直急劇向上。

金價表現一直更爲穩健而謙遜十年前,2013年,黃金每盎司約爲1300美元。截至2025年,黃金大致在每盎司1900-2000美元在這個範圍內。 十多年來,這是一個不錯的增幅(按美元計算,未考慮通貨膨脹,大約高出50%)。 2020年金價曾創下約2070美元的歷史最高紀錄,面對疫情不確定性,而在2022-2023年通貨膨脹高峯期間再次接近紀錄水平。 但總體而言,與比特幣的暴漲相比,金價走勢相對平穩。 持有金條的長期投資者已經看到他們的財富得到保護,並逐漸增長 - 例如,20年來,金價從21世紀初大約翻了四倍 - 但他們並沒有經歷過比特幣的爆炸性回報。

比特幣和黃金之間的一個關鍵區別在於它們的價格歷史生動地展示出來。在過去的十年中,比特幣的價格從2013年不到100美元飆升至2021年達到近70000美元的峯值,並在2025年仍維持在數萬美元之間。相比之下,黃金的價格在同一時期內從每盎司大約1300美元逐漸漲到每盎司約1900美元。上圖(使用對數刻度,以反映比特幣的巨大漲幅)突出顯示了比特幣的指數增長——遠遠超過黃金的累積增長——但也展示了比特幣的波動劇烈,與黃金的相對穩定曲線形成鮮明對比。換句話說,十年前投資比特幣將大大增值,而黃金將帶來適度穩定的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黃金已經展示了它的價值世紀一個常被引用的例子:一盎司黃金在一百年前可以買到一套優質的男士西裝,今天仍然可以 – 這證明了黃金長期保值的能力。比特幣並沒有幾個世紀的歷史,但其支持者認爲,如果它在同樣的時間範圍內存在,其數學上限制的供應將同樣在長期內保持價值(並且隨着採用的增長而大幅增值)。從歷史上看,黃金的價格往往在經濟危機或通貨膨脹時漲, 而比特幣的歷史表現更多地與技術採納曲線和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相關。

波動性比較

波動性是比特幣和黃金截然不同的地方。黃金的價值部分在於它是相對穩定的價值儲存工具。其價格變動通常是逐漸的。相比之下,比特幣以其極度波動而聞名。

  • 在日常基礎上,黃金的價格可能每天波動1%或更少 - 在2000美元盎司的情況下,20美元的波動是典型的。黃金價格在一天內出現5-10%的顯著波動非常罕見,通常與重大的地緣政治或經濟事件有關。
  • 比特幣在任何一天都可以輕鬆上下波動5%(有時甚至更多)。在危機或市場狂熱條件下,比特幣在單日內出現兩位數的百分比變動是常有的事。例如,在2020年3月,當COVID-19恐慌席卷市場時,比特幣價格在幾天內暴跌約50% - 這是一個幾乎不可想象的極端波動,黃金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幾乎無法想象。在2021年的牛市中,比特幣常常因投機狂熱在幾個小時內暴漲或暴跌數千美元。

在較長的時間段內,黃金的波動性很低。投資者將黃金視爲一種安全、穩定的資產,每年可能會以適度百分比的幅度下跌或漲。相比之下,比特幣的年度波動幅度非同尋常:它可以在一年內翻倍,也可以在嚴重下滑中損失70%以上的價值。這種高波動性意味着高風險比特幣投資者必須忍受投資組合價值的劇烈波動,而黃金持有者通常看到財富波動遠低於這個水平。

爲什麼比特幣波動性如此之大?有幾個原因:比特幣仍然是一個相對年輕、新興的資產類別,其價值受到投機和不斷變化的敘事驅動。與黃金相比,比特幣市場更小,流動性更差,因此資金的流入或流出對價格的影響更大。監管新聞、黑客攻擊或投資者情緒的轉變可能引發過度反應。另一方面,黃金市場已經深度建立起來——很難震驚一個存在數個世紀、擁有數百萬參與者和廣泛工業基礎的市場。黃金在價值上還有一種錨定,即其用途和中央銀行儲備, 這有助於抑制瘋狂的投機行爲。比特幣在快速增長和採用過程中仍在尋找其真正的價格發現。

話雖如此,比特幣的波動性在逐漸降低,因爲它趨於成熟 - 在它早期時期的瘋狂波動(當時它經常會暴漲1000%並大幅下跌80%)隨着市場的發展已經有所緩和。盡管如此,與傳統資產(股票、債券,甚至黃金)相比,比特幣仍然極其波動。黃金在投資組合中的穩定作用(在危機時往往與風險資產呈相反運動)與比特幣作爲高風險、高回報資產的特性完全不同,後者通常更像是科技股或高貝塔投資。

考慮比特幣與黃金的投資者必須權衡這種波動性差異:黃金提供相對低波動性的心靈安寧,而比特幣提供高回報的機會,但伴隨着過山車般的價格波動。

* 本情報はGate.ioが提供または保証する金融アドバイス、その他のいかなる種類の推奨を意図したものではなく、構成するものではありません。
今すぐ始める
登録して、
$100
のボーナスを獲得しよう!